首页 > 财经 > 美联储引领全球降息潮,中国5年期LPR岿然不动

美联储引领全球降息潮,中国5年期LPR岿然不动

9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如期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1.75%至2.00%。

尽管美联储在公开声明和新闻发布会上都表示存在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投票结果和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在是否继续降息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这也给美国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带来了更大变数。

美联储认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7月召开会议以来的美国劳动力市场表现强劲,经济活动以适度的速度增长,平均就业增长稳健,失业率仍然很低。

美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表现良好,看来降息理由并不是基于此。

但是美联储进一步认为,虽然家庭支出快速增长,但商业性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已经减弱,显然降息是为了鼓励投资和促进出口,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美国除食品和能源之外的其他项目的通货膨胀率低于2%,且长期通胀预期并没有变化,近期受沙特石油设施遇袭等地缘政治风险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由此看来降息是为应对通胀数据疲软的理由也是勉强的。

总之,美联储虽然做出了降息决定,但显得有些犹豫。

不仅是美联储的公开声明,从FOMC投票结果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来看,美联储官员对当前美国货币政策持有的观点不尽相同,呈现出巨大分歧。

在FOMC拥有投票权的10名官员中,7位支持降息25个基点,值得注意的是,3位投反对票的官员中,2位认为联邦基金利率应该维持现状,1位则支持更大幅度降息——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

尽管美联储对利率预测中值显示,今年不会进一步降息,但17名委员中有7名认为2019年还将降息一次,另外5名委员认为维持利率不变,5名委员认为还将加息一次。

在对2020年的预测上,美联储的委员们分歧更大。

虽然预期中值显示,利率将维持不变,但约一半委员预计,到2020年12月底,利率将比最新基准利率低0.25个百分点,而另外一半的官员认为,至少加息一次是合适的,仅两名委员预计维持利率水平不变。

巨大的内部分歧面前,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含糊其辞”也就不难理解。

鲍威尔在发布会上承诺,如果条件允许,美联储将采取一系列降息举措,但他认为现在没有必要。

鲍威尔再次强调,美联储货币政策没有预设路径,并承认当前做出判断相当困难,因为美联储内部存在不同意见。

不过,鲍威尔也明确表示美联储不会像欧洲央行那样实行负利率,但保留了量化宽松的可能性,“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时间有可能比预期的更早。”

由此可见,未来美联储政策路径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首先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近期世界多项经济数据均低于预期,欧洲存有通缩风险,德国可能陷入技术性衰退,英国脱欧风险尚未落地。

其次,中美贸易谈判,双方近期的缓和迹象主要是为了避免摩擦升级,但并不代表核心问题能得到迅速解决。

最后是通胀,虽然沙特油厂遇袭事件的后续发展可能加大核心通胀上行压力,但是美联储更为担忧的是持续性低通胀,7月会议纪要表示通胀高于2%目标是可以容忍的。

值得注意的是,8月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首次降至50枯荣线以下,投资疲软和就业放缓表明美国经济处于下行阶段,美联储的降息进程取决于不确定性风险何时对经济数据产生影响。

美联储降息消息公布后,美国金融市场表现整体比较温和,没有出现大幅波动。

不过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会进一步降息25个基点,对未来经济增长和全球不确定性的悲观预期已经形成。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后,三大股指尾盘快速回升。

美联储的不确定性让大都会投资管理公司首次市场策略师马图斯担忧,未来几周,融资市场可能出现波动:“我认为,未来六周,融资市场将更加动荡,他们没有解决方案,部分原因是他们还在研究,现在的市场与危机前大不相同。”

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刺激融资市场,也在引发全球的联动——多个国家和地区随之跟进。

约旦、阿联酋、巴西等都追随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9月19日,印尼、瑞士、挪威、英国等多国央行也都会公布利率决议。

有统计显示,2019年以来,全球有30多个经济体央行进入降息周期,在各国央行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的风险会进一步加大。

北京时间9月20日9时30分,改革后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迎来第二次报价。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LPR报价显示,1年期品种报4.20%,上次为4.25%,5年期以上品种报4.85%,上次为4.85%。

第二轮LPR报价利率继续下行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9月16日全面降准落地后,会降低银行负债端的资金成本,并带动LPR定价走低。

二是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监管部门多次强调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推动LPR下行。

三是在9月19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BP后,也为中国的货币政策打开空间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次美联储降息后至新一轮中美贸易谈判结束,美元指数高频波动而中枢稳定的运行特征,预计将继续缓解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压力,人民币汇率有望回归稳态。

这也会为国内货币政策打开窗口,基于改革后的LPR形成机制,央行有望从今年四季度开始通过调降MLF利率,逐步引导贷款利率下降。

报道中指出,本次报价中五年期LPR报价并未下行。

五年期LPR报价主要与各地按揭贷款挂钩,本次不调降五年期LPR,也是为了避免刺激房地产。

随着各地相继公布按揭贷款的利率加点,可以看出目前房地产信贷调控力度依旧较大,新贷款利率与此前基本持平,甚至小幅度上行。

受此消息影响,20日早间,A股小幅高开,期债高开后小幅回落,离岸人民币汇率快速上涨。

房贷方面,由于5年期以上LPR没变,换锚后的房贷利率反倒可能比当下水平有所上涨。

LPR下行利好股市,特别是高资产负债率行业,而中报数据显示,建筑装饰、综合、公用事业、家用电器、汽车、钢铁、有色金属行业资产负债率较高。

- END -

版权保护声明:亚洲财经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我们联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3650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