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伊朗的仇恨与矛盾已经延续了40年,自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后,伊朗与美国就开始翻脸,至此两国断交,并结束巴列维王朝建立的友好关系,正是进入互为敌对时代。可以说四十年来,美国与伊朗经常隔空对骂,但两国战争始终没有开打。
美国一直视伊朗为敌对国家,也一直想彻底打垮伊朗,因此40年来,围绕伊朗,美国没少用劲,两伊战争,美国支持伊拉克,随后美国又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从东西两翼对伊朗形成了包围之势,如今美国与伊朗矛盾升级,似乎大战即将来临,但又看不到打的迹象。
在伊朗历史上,有一位很强硬的总统,这位总统就是内贾德。内贾德在位时,对美国强硬,是西方国家很难对付的总统。如今内贾德去哪了,如果他还是伊朗总统,会对美国开战吗?
去向
从去年的资料看,内贾德曾被逮捕,但通过近期的外媒资料看,内贾德又出现了。对于内贾德被捕的具体原因,伊朗并不有透露。从内贾德逮捕前的迹象推测,内贾德逮捕主要是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打击权贵。
我们都知道,伊朗自从伊斯兰革命以后,该国就从一个世俗国家进入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朗的国家体制与其他国家不同,最高领袖并不是总统,而是伊朗的宗教领袖。因此,总统也要听命于宗教领袖。因此,总统只是国家元首的象征,并没有真正实权。
内贾德上台后,就改变以往的打法,不断挑战宗教神权。他所做就是打击腐败,向国家权贵阶层开刀。因为内贾德本身就是平民总统,他深知平民贫穷,因此把石油财富给予平民,削弱富贵阶层的财富,这就引起一些权力阶层的不满,当然也触碰了宗教领袖哈梅内伊的权力,相当于越权了。
二是导致国家贫困。
由于内贾德的强硬,因此美国对伊朗进行制裁,致使伊朗国家经济不景气。这与哈梅内伊的政策相违背。哈梅内伊的目标,是逐渐与西方国家缓和关系,使伊朗能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但内贾德却不这样想,他不断向美国挑衅,甚至大骂美国。西方对伊朗的制裁,也是内贾德被逮捕的一个因素。
三是掌控军权
内贾德在位时,他还做错了一件事,就是想掌控军队。在伊朗军队主要有两个部分,一部分宗教领袖直接掌握的卫队,还有伊朗国民卫队。这两部分军队都听命于哈梅内伊。而内贾德深知,只有军权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内贾德不断向军队派出自己的亲信。这就引起了哈梅内伊的不满。因此内贾德下台是必然的。
如果内贾德卸任后,安静的当个大学教授,或许他还没事。但内贾德认为民众支持他,想再次出山。哈梅内伊就认为内贾德出来会导致伊朗内部出现问题,因此及时出手将其抓捕,并稳住了伊朗形势。
研判
那么内贾德如果卷土重来,现在伊朗会与美国开战吗?
分析这个问题并不能,首先来要看内贾德能否“重当总统”。这种可能性较大,因为他在任时,虽然对美国对强硬,致使民众贫困,但却得到了大量伊朗民众的支持,其支持率很高,如果再次参选,或许能再次被选为总统。
其次,内贾德如果还在任,他与美国开战于否,还要从伊朗国情上分析。前文我们说了,伊朗最高领袖是哈梅内伊,即使内贾德对美国宣布开战,但如果得不到哈梅内伊的允许,内贾德调动不了军队。只有哈梅内伊同意,战争才会打起。
不过也不要小视内贾德的能力,他的口才极好,而且其演讲具有煽动性。虽然内贾德调动不了军队,他能把国内的情绪调动起来,恐怕哈梅内伊也控制不了。到时再不响应民众意愿,伊朗与美国战争未起,内部就会先乱。
第三,内贾德遇上特朗普,也可能会有转机,但内贾德的强硬并不代表他蛮干,或许还会有其他折衷办法。毕竟战争的代价太大,内贾德不可能说干就干。如果真要发生战争,或许就是伊朗政权被颠覆的开端,这种代价谁都不愿看到。
推测
目前,在外界看来,美国与伊朗关系一直僵持不断,美国还在波斯湾建立一个海湾国家护航联盟,表面上是护航,这在外界来说是一个战争的前奏。
波斯湾并不大,霍尔木兹海峡更窄,如此多的国家军舰在此聚集,难免会擦枪走火,到时美国的愿望就会实现了。但美伊战争真要打起,美国需要掂量一下,他们所面对的国家并不是伊拉克、阿富汗,而是实力更为强大的伊朗,能否打赢还是未知数。
伊朗古称波斯,而美国只不过才是一个二百多年历史的新兴国家,千年古国与新兴国家碰撞,不仅仅是两国的事,而且是一个国际性问题。在伊朗问题上,并不是所有西方国家都跟在美国屁股后面跑,德国和法国对伊朗并不那么仇视。而美国真要打伊朗,其目的并非伊朗这样简单的事,而是整个全球的事。美国与伊朗战争起来后,美国就会占据波斯湾,并控制这条国际“油道”,实际上就控制整个中东,控制了整个石油,其他国家会愿意吗?必然也要想方设法阻止战争,或者支援伊朗,届时一场世界大战能否来临?也都是一个未知数。
内贾德虽然已经放出,也发出了自己声音。但内贾德的强硬被世人记住。再联想当前的形势,推测美国与伊朗关系走势,其实如果真要战争时,应该早就打了。美国与伊朗并非仇恨如火,里根当总统时,曾与伊朗有过内部交易,曾爆发“伊朗门事件”。因此,从现在迹象来看,表面看两国要大打出手,但或许也在暗中交流。但永远是利益的交换。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18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