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战争狂人"博尔顿被解雇:身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与特朗普激烈争吵,在朝鲜和伊朗问题上分歧严重

"战争狂人"博尔顿被解雇:身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与特朗普激烈争吵,在朝鲜和伊朗问题上分歧严重

作者|刘壹昭 编辑|漆菲

原标题:白宫又折了一只鹰:博尔顿被解雇内情

被称为"战争狂人"的约翰·博尔顿,其晚年白宫任职生涯在9月10日这天划上句号。

当天下午,特朗普通过推特发表声明称,他强烈反对博尔顿提出的许多建议,并已经要求对方辞职。针对自己"被炒"的消息,博尔顿通过推特进行澄清说,辞职是他本人的动议,但并未进一步说明。

消息传出后,博尔顿在华盛顿的私宅迅速喧闹起来。他的家是一幢维多利亚式混合风格独栋房屋,位于一个双行道马路边。不断有记者前去敲门,希望能在第一时间求证本人。网络流出的照片里,博尔顿仍是戴着眼镜、蓄着白色胡须的典型形象,他在虚掩的门后接受了采访。随后几天,不断有政府工作人员来到他家,搬走了电脑和打印机等办公工具。

被称为“战争狂人”的约翰·博尔顿,其晚年白宫任职生涯在9月10日这天划上句号。图源:BBC

继同为军人出身的弗林和麦克马斯特之后,博尔顿成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内第三位离职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作为"战争鹰派"的代表性人物,博尔顿上任后屡次被曝出在伊朗、朝鲜及阿富汗等事务上,与总统存在不同意见。此次辞职风波正值"9·11"恐袭18周年纪念日前夕,外界认为两人对邀请塔利班来戴维营谈判的计划产生了强烈分歧。白宫高层再经人事变动,博尔顿的离职又会给美国的外交政策带来哪些变化?

有网民目睹,博尔顿位于华盛顿的住宅不断有人造访。图源:推特

并非单一问题导致被解雇

博尔顿突然被解雇的消息让政府中的许多人措手不及。当地时间9月10日下午两点半,白宫还宣布博尔顿将于当天晚些时候与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和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共同出席白宫记者会。但仅仅一小时后,特朗普就发了推特,从侧面表明博尔顿的"被炒"似乎并非计划之内。

"我已在昨晚告知博尔顿,白宫不再继续需要他的服务。我和政府的其他人一样,强烈反对他的许多建议,因此……我要求他辞职。我非常感谢约翰·博尔顿的服务。"特朗普在推文中写道。

9月10日下午,特朗普通过推特发表声明称,他强烈反对博尔顿提出的许多建议,并已经要求对方辞职。

"特朗普使用'不再需要他的服务'如此冷酷的字眼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纽约时报》评论说。

十几分钟后,博尔顿对此做出回应。他晒出了一张辞职信,信中非常简洁地提到了辞职事宜,并表示"即刻生效"。随后他通过短信告知媒体,离职行为"并未征求特朗普的意见","我决定完(辞职)就睡了,在今早递交给总统"。

针对自己“被炒”的消息,博尔顿通过推特进行澄清说,辞职是他本人的动议,但并未进一步说明。

一位声称熟悉情况的人士向《纽约客》透露,博尔顿在特朗普发出"炒鱿鱼"推特前的22小时就提出了离职。亦有其他知情人士告诉POLITICO网站,特朗普与博尔顿在前一晚发生了激烈争吵,内容似乎与特朗普在戴维营和塔利班领导人会面的计划有关。

尽管关于辞职内情的版本层出不穷,核心议题仍是围绕博尔顿在伊朗及与阿富汗事务中的强硬态度,是否引发了特朗普的不满。

次日一早,博尔顿接连两度发推,谈及伊朗否认被英国释放的油轮"格蕾丝一号"计划前往叙利亚,但其后被证实该油轮在叙利亚卸油的消息。他在推文中称,随着"9·11"纪念日的到来,应铭记过去对伊斯兰恐怖组织的斗争和未来的道路,警惕那些针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恐怖主义政权。

特朗普筹谋已久的与塔利班谈判破裂,成为两人分崩离析的"最后一根稻草"。

9月7日,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他原本计划次日同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及塔利班代表在戴维营秘密会晤,但因为阿富汗发生了针对美军士兵的袭击,只得取消会晤。9日,特朗普在白宫指责塔利班为增加谈判筹码而发动袭击,并表示他已经"叫停了和谈"。他宣称,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的和平谈判"已死",但并未指出是否为永久性终止。

9月10日下午,特朗普通过推特发表声明称,他强烈反对博尔顿提出的许多建议,并已经要求对方辞职。

此前,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代表在多哈举行的第九轮谈判已经结束,双方期待着协议的达成。《纽约时报》分析称,特朗普秘密协调与塔利班的谈判事宜,目的是为了让美军从阿富汗撤军,以期实现其竞选承诺。博尔顿却成为阻止双方签署和平协议的关键因素。博尔顿认为,特朗普可以在不与过去18年来作为敌人的塔利班签署协议的情况下,让美军从阿富汗撤兵,但蓬佩奥及其他幕僚则支持总统达成协议。

谈到解雇原因时,白宫副新闻秘书吉德利坦言,博尔顿在优先事项与政策方面与总统立场不符。"并不是单一问题导致他被解雇。"吉德利说,"他们在很多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

除了总统,博尔顿与国务卿蓬佩奥乃至白宫代理幕僚长马尔瓦尼之间也传出不和。多位消息人士向CNN透露,在伊朗、朝鲜及委内瑞拉等一系列国际问题上,博尔顿一直与蓬佩奥争夺影响力,使得两人间的矛盾不断升级。甚至在提到博尔顿时,蓬佩奥经常会"翻白眼"。消息人士表示,关于国土安全问题,在白宫内出现分歧并不罕见,但这种气氛在白宫的国家安全会议中不断蔓延。"这给人一种感觉,博尔顿超越了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角色,似乎他正在扮演国务卿。"

在博尔顿缺席的白宫记者会上,蓬佩奥和姆努钦显得心情愉悦。"总统有权做出这样的决定。"蓬佩奥说,"总统理应拥有那些受他信任且有价值的,并通过自身努力及判断帮助他传递美国外交政策的团队成员。"在回答"是否对博尔顿的突然离职感到吃惊"时,蓬佩奥咧嘴笑称,"从未对此感到意外"。

诸多安全议题上与总统分歧加深

尽管博尔顿"被辞职"的方式令人吃惊,但他的出局却并不让人意外。

有消息人士透露,今年年初,特朗普的幕僚中就不断传出"让博尔顿出局"的声音。当特朗普解雇博尔顿之后,收到众多来自替代人选的电话——他们无一例外表示愿意遵从他的决定,并在外交政策上赞同他的立场。

一名同样对博尔顿持反对态度的高级官员说,近几个月来,特朗普对于博尔顿在朝鲜、伊朗、委内瑞拉以及阿富汗事务上的言论的不满与日俱增。

在朝鲜问题上的分歧成为主要争议之一。一名官员直言,博尔顿应对今年2月在越南河内举行的美朝首脑会谈的失败而负责。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事发当天接受采访时谈到解雇理由时说,博尔顿犯的错误包括冒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因为他要求对方遵循"利比亚模式"交出所有的核武器。特朗普声称,朝方也不愿意再与博尔顿打交道。

此次谈判破裂后,朝鲜试验了新型非弹道导弹,导致双方的不信任情绪扩散。那时,博尔顿仍坚称他并不认为河内峰会是一场失败。他还说:"我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不是国家安全事务的决定者。"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他还隔空喊话,要求朝鲜拿出无核化决断的"追加证据",以此作为举行第三次首脑会谈的条件。

早在进入白宫之前,博尔顿就对朝鲜持强硬立场。2017年2月,他在《华尔街时报》撰写《武力打击朝鲜的法律依据》一文,文中援引罗斯福、里根等政权的强权政治为自己的战争观点辩护。朝鲜外务省第一副相崔善姬曾对博尔顿的言论进行过回应,称其"用词愚蠢"、"从未期待博尔顿会说理智的话"。

博尔顿上任后屡次被爆出在伊朗、朝鲜及阿富汗等事务上,与总统特朗普存在不同意见。图源:路透社

一直以来,特朗普都寄希望于将缓解美朝关系,作为助其实现大选连任的外交成就之一。今年7月,特朗普在日本参加G20峰会期间,突然决定与金正恩在板门店会面。作为安全幕僚的博尔顿却在同一时间被派往蒙古。虽然据白宫称,博尔顿的蒙古之行是早先计划的,外界仍认为,博尔顿与特朗普在对朝问题上产生的分歧日益加深。

围绕伊朗制裁问题的不同立场,亦成为双方矛盾扩大的导火索。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博尔顿是美国政府对伊朗展开"极限施压"行动的主要策划者,其想法是让伊朗经济陷入瘫痪,致使对方觉得必须放弃一切"核野心"和导弹技术以达成协议。特朗普曾提议,美国应解除对伊部分制裁作为谈判工具,博尔顿却始终不赞成。

博尔顿的对华立场同样强硬,尤在台湾及南海议题上表现突出。博尔顿曾公开表示支持台湾"自决",还建议美国在南海等问题上利用台湾来反制中国,并主张美国应在台湾驻军。他同样支持特朗普发起贸易战。博尔顿认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竞争对手之一。他多次指控中国违背其在世贸组织的承诺,盗窃知识产权并对外国投资抱有偏见。

解雇博尔顿会在多大程度上软化特朗普的对华政策?香港《明报》评论称,美国的外交政策一直由特朗普主导,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两党共识,博尔顿充其量只是一个战术上激进的顾问,整体战略不会因为他的离任而出现重大转变,特别是中美关系。华盛顿智库的中国问题专家同样预计,特朗普的团队将会延续现有的对华策略。

过去30年,法学学者和律师出身的博尔顿服务过三届美国政府,他担任过里根政府的助理司法部长,在老布什政府内主管国际组织事务,以及在小布什政府中担任主管军控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和副国务卿。去年3月被任命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之前,他曾是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对于上任之初的特朗普来说,博尔顿在多个外交议题上表现出的强硬作风无疑是一剂"强心剂"。特朗普当选后多次邀请博尔顿到白宫,向其征询外交和国家安全事务方面的意见。博尔顿曾撰文称,"特朗普允许他随时进入办公室"。

再度回归政坛的博尔顿与特朗普之间有过短暂的"蜜月期"。上任后不久,博尔顿在电视节目中公开宣称,自己以往在外交问题上的表态都不算数,"一切以总统的声音为准"。他上任后仅两个月,美国便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

或让美国外交政策变得温和

很难说两人关系的转折点出现在何时,但一段时间内,特朗普对自己是否能拿捏住这位"鹰派元老"十分自信。

据美国媒体Axios报道,特朗普身边的一位高级官员透露,总统曾表示,博尔顿是其谈判策略中的关键部分,当他与外国领导人坐下来谈判时,"博尔顿的'好战'性格可以为讨价还价创造条件"。"在谈判桌上,博尔顿可以扮演'坏警察',特朗普则可以扮演'好警察'。"

有时,"好坏警察"的剧本也会翻转。今年7月与荷兰总理会面时,特朗普指责包括荷兰在内的欧洲国家并未计划足够预算来支持其履行北约的义务。随后,特朗普转向博尔顿说,"但是,约翰,你热爱北约对吧?"在博尔顿为北约进行了简短辩护后,特朗普在前述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表达了不满。

一位看过两人互动的高级官员称,尽管特朗普经常对博尔顿反对他的意见感到恼怒,但他仍然认为博尔顿是"聪明且准备充分的"。但随着时间流逝,特朗普对于博尔顿的做法感到越来越沮丧。"特朗普曾说,想要'一次性占据世界'的鹰,可能不会存活很长时间。"上述官员说。特朗普曾经发推特表示,他的内阁中有很多只"鹰",博尔顿是"其中一只"。

有分析认为,美国国内对于博尔顿的战争说辞早已感到疲倦,特朗普解雇他的举动是为了给明年大选获得连任"清理道路"。"并非所有结果都是博尔顿的行为直接导致的,但他往往在争论中占了上风。"时事评论员德克斯特·菲尔金斯说,"当你有一位'对世界一无所知'的总统时,他身边所围绕的人就显得更为重要。起码特朗普今后制定政策时,不会再有难搞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拦路了。"

近三年来,美国政府高层经历了频繁的人事变动,也算史上罕见。截至目前,特朗普团队的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白宫幕僚长及多个重要部长职位多次易人。博尔顿也是自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第12位离开权力中心的政府及白宫要员。

消息传出前,有媒体记者拍摄下博尔顿在白宫办公室门外与人通话。图源:每日邮报

在他被解雇后,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查尔斯·库珀曼将暂代其留下的空缺。特朗普则提到,将在不久后提名新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人选。据美媒猜测,可能接替的人选包括美国国务院对朝鲜政策特别代表斯蒂芬·比根、驻德国大使瑞查德·格瑞尼尔、人质事务特使罗伯特·欧布莱恩以及副国务卿约翰·苏利文。

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亚洲区干事斯科特•希曼认为,博尔顿的离开将使美国在外交政策上对朝鲜采取更为温和的姿态。"早在7月,华盛顿方面就表示,愿意接受朝鲜更为偏好的选择——逐渐冻结核计划,而不是说服其立即拆除核设施。"

韩国《中央日报》日前引述外交消息人士的话称,金正恩曾于8月下旬致函特朗普,邀请其访问平壤。对此,特朗普9月16日回应说:"我认为我们还没做好准备。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他补充说,他和金正恩关系"非常好",只是现在不是访问平壤的适当时间。

经济学人智库分析师瓦卡斯•阿登瓦拉认为,与朝鲜局势形成对比的是,白宫对伊朗的政策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出现重大转变。"尽管与博尔顿相比,特朗普对伊朗领导人的态度更加开放,但他们都对伊朗方面持怀疑态度。与朝鲜领导人不同,伊朗领导人也不太热衷于与美国接触,这将使双边关系复杂化。"

在确认博尔顿被解雇的消息后,特朗普被问及是否会考虑放宽对伊朗的制裁,以确保在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与伊朗总统鲁哈尼会晤。"让我们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总统这样回答。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凤凰WEEKLY】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8588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