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奥地利半推半就被纳粹德国吞并,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作为一个聚居着大量犹太人的国家,德国的反犹太情绪将使奥地利发生巨大的改变。
奥地利的犹太人大部分居住在维也纳,这里还是一个主要犹太文化中心。自德奥合并以后,奥地利犹太人的待遇逐渐向德国的看齐。在德国,针对犹太人的法律就有数百条,这对他们的自由生活带来极大的限制,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限制也越来越多。犹太人允许所从事的职业、就读的学校、拥有的私人财产等等,关系到犹太人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法律都有细致和严苛的规定。这些规定似乎在磨灭犹太人的反抗性格,剥夺他们的公民权,直到他们被屠杀。
海德薇格——科特的母亲,她经营的店铺被充公,在被安排到扫大街等脏活累活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他们未来的命运。而在1938年11月9日夜晚,科特家所在的街区有许多犹太教堂和商店被砸毁,几乎所有人都感觉到一场灾难即将到来。
柏林,一家犹太人经营的商店玻璃被砸毁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针对犹太人的逮捕行动,据统计,在维也纳地区就有超过6000名犹太人进了监狱。科特原来就读的学校被改造成了监狱。亲眼所见犹太人的命运,海德薇格与科特一起策划逃亡行动。
1939年3月中旬,14岁的少年科特在火车站与母亲告别。这趟列车开往英国,是一辆针对营救奥地利犹太儿童的专列。随着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清洗逐渐升级,从1938年12月开始,由英国政府授权的一列列满载犹太儿童的火车从德国和德国在欧洲的占领区开往英国。在火车站,犹太父母对着火车中的孩子挥手告别,在火车开走后,他们将回到家乡,其中的绝大部分难逃惨死的命运。
海德薇格手中持有英国政府发给2万名奥地利和德国犹太女性难民的工作签证,只要拿到这张签证,她就能为当地的家庭帮厨。在火车最终到达英国的一个小镇时,她安顿了下来。
科特就读的学校被改造为监狱
虽然母子天各一方,但仍然保持书信联系,据统计,这对母子在分别的日子里共有40封往来书信。纳粹年代的母子生离死别而又奇迹般重逢的故事在这些泛黄的信纸上向后人诉说,催人泪下。
科特的父母在1936年分居,1938年正式离婚。他的母亲到英国后,孤苦无依的科特无法投靠生性暴躁的父亲,只能来到他母亲的姐姐奥蒂家中。并且,在海德薇格去往英国前几个星期,科特又在维也纳一所寄宿学校注册入学。之所以他能够继续上学,除了他的母亲以外,他的祖父母都不是犹太人。属于纳粹德国种族歧视的“混血杂种”,这四个字居然也是法律语言。
在母亲走后,科特并不对母亲怀恨在心,反而期待自己能够在接下来的四个月追上母亲,还安慰母亲也不要伤心。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科特逐渐感觉到孤独,因为谁也不愿意理睬他,即使有人在陪着他散步,也是几乎什么话也不愿意说。
随着德国对犹太人迫害的加紧,科特所在的学校也受到了影响。他在信中告诉母亲,学校的伙食变差,还必须对同学老师隐瞒自己的身世和母亲的下落,他认为,同学和老师都是纳粹党员。我们无法知道海德薇格在得知这一消息时究竟有多么着急。
此时,科特已经营养不良了,他的阿姨和两个舅舅试图改善他的伙食,以跟上营养,但是,科特在5月7日告诉母亲,这里已经不允许犹太人买水果与肉了。
科特的班级集体照
而在5月20日,科特还告诉他的母亲,班上的同学经常欺负他,因为他们好像知道科特是混血儿。
按常理,奥蒂的家是科特每周末的避难所,然而,不久后,奥蒂家里就收到匿名的仇恨邮件,暗示不要再收留科特。据科特的儿子后来推测,告密的最大嫌疑人可能就是科特的父亲。因为刚好就在这段时间里,科特就被他的父亲威胁,要求他立即与母亲断绝联系,否则就要承担后果。科特断然拒绝,他的父亲勃然大怒,要求科特以后别去见他。
这些匿名信使得科特无家可归,身无分文,衣服破烂,只得在公园的长椅上过夜。也许,远在千里的母亲此时心急如焚,但又无计可施。
在海德薇格离开奥地利前,就已经与科特策划好怎样逃往英国。而在这项计划中,科特是决不能够与父亲断绝联系的,更不要说使两人的关系水火不相容。母子决定两人要不惜一切代价,不惜运用一切手段让科特逃出奥地利。
实际上,海德薇格在到达英国第一天就着手准备儿子的工作签证,为他找到必要的财务担保和“儿童救援”的专用名额。而这些,如果海德薇格在英国,就更有优势。但难上加难的是,她不懂得英语,而且住在偏远的农村。
并且,科特需要护照,如果没有护照,母亲在英国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费,但是,科特需要父亲的同意才能争取到出国旅行护照。这个时候,科特与他的父亲几乎闹得很僵,父亲拒绝提这件事。
后来,科特直接到他父亲上班的地方与他对峙,可能为了顾及颜面,他同意在相关文件上签字。6月9日,科特满怀希望地来到法庭,但发现父亲骗了他,文件上并没有父亲的签字。就在这天,他在信中告诉母亲,父亲心里根本就没有他。
奥蒂阿姨丈夫出面干预了这件事,虽然由于这位姨夫不是犹太人,帮助犹太人会被认为是一种耻辱。最后,科特的父亲终于同意在文件上签字,摆脱一切子女养育义务和学费负担,因此,科特的姨夫就有权同意科特申请护照出国旅行。
海德薇格和五个兄弟姐妹和他们的配偶。其中有部分死于犹太人大屠杀。穿白色短袖T恤衫的是科特。
6月25日,科特告诉母亲,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还告诉母亲她可能认不出他了,因为他长高了,也更强壮。言语之间充满着高兴的情绪。
在英国,海德薇格还得为剩下的事情做准备,她需要随时催促农场主尽快办理工作签证所需要的资料,但到6月28日,犹太儿童救援计划的主要组织者通知科特必须在7月11日启程,还得在这之前办理好所有需要的证件,否则,就得等到8月中旬了。
也就是说,这只需要办理旅行证件就能出国。7月10日,科特拿到了护照,次日登上犹太儿童救援专列。在火车站,站台上的父母仍旧与他们的孩子挥手告别,一个多月后,孩子们也许就再也看不见父母了。然而,科特此次却是与他的母亲重逢。
科特与奥蒂阿姨在维也纳
现在看来,海德薇格的逃往计划是完全正确的。如果她继续留在维也纳,科特也许就拿不到“儿童救援计划”名额,但他是法律意义上的“混血杂种”,即使躲过一死,也会饱受歧视,而他的母亲是犹太人,将与他的两个阿姨一样,最终惨死在集中营。
而科特的父亲,却阻挠母子团聚,甚至差点成功了。在那种充满仇恨的意识形态下,他成为了信徒,还成为其牺牲品。
海德薇格与科特分别于1967年和1990年去世。二战结束前,被驱逐或被杀害的奥地利犹太人总数约60000人,大约有120000人在二战爆发前设法逃出奥地利生存了下来。
(图片及部分内容来自BBC)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57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