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被罚款78亿,谷歌欲哭无泪,科技巨头为何难逃跨国税务纠纷?

被罚款78亿,谷歌欲哭无泪,科技巨头为何难逃跨国税务纠纷?

据媒体报道,谷歌同意向法国政府支付将近10亿欧元(约合78亿人民币),其中包括5亿欧元的罚款和4.65亿欧元的附加税款,以和解法国对谷歌四年来的财务诈骗调查。谷歌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几乎不交税,源于谷歌在欧洲市场的收入大部分都归于爱尔兰分公司,因此只需要缴纳很少的税款,这让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极其不满。

这并不是谷歌第一次面临财务纠纷。2016年,谷歌同意向英国缴纳1.3亿英镑税款。2017年2月,法国警方和税务官员还在5月袭击法国谷歌总部,要求补缴多达16亿欧元的税款。2017年5月,谷歌又同意向意大利缴纳3.06亿欧元的罚款。

不仅仅是谷歌,很多科技巨头公司都面临此类问题。为结束税务纠纷问题,Facebook拟向意大利支付超过1亿欧元的罚款。2015年12月,苹果同意向意大利缴纳超过3亿欧元的税款。2017年12月,亚马逊与意大利税务部门达成协议。

为何科技巨头难逃跨国税务纠纷?原因在于美国很多科技公司为了分销产品便在第三方国建立分公司。本公司主要负责营销、管理和支持,分公司则负责报销各种销售支出。这样科技公司便会选择税收比较低的第三方国家,从而有效避免了“高额税务”,但是此举必然会引起产品分销的国家的强烈不满。

多年来,许多欧洲国家一直试图让企业在客户所在国多缴纳税款,但是进展缓慢。因此,这些欧洲国家则统一战线,纷纷向科技公司征收税款。但是这种征税税款可能会让科技公司缴纳双重税款,从而加大科技公司的债务压力。但是针对这种“合理避税”,谷歌的公关态度不够,从而进一步加重谷歌公关危机。

面对巨额税款问题,谷歌采取的回应则是“我们遵守所有相关的法律和法规”。面对质疑,谷歌则采取回避态度,甚至是不以为然、态度傲慢。采取公关的措施也是很滞后,而且也不直面回应媒体舆论,足可见谷歌解决舆论的时候缺乏诚意。从法国的角度上来说,法律规定任何在法国销售的产品都应该缴纳税款,不愿支付税款,谷歌则不能在法国销售任何产品。

当年面对国内的“假医药”舆论时,谷歌采取了同样的公关态度,致使大众对谷歌的公信力大幅度下降,甚至认为谷歌是一家不负责责任的企业。欧洲一些国家正在努力对所辖范围内的跨国公司进行征税,法国更是大力推进欧盟成员国对数字税的征收,但是这项举措也是遭到爱尔兰、丹麦、瑞典的抵制。

为此,谷歌表示,改革国际税收体系,将能更好地服务跨国公司。未来,中国互联网企业是否会面临同样的跨国税务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应该努力推动跨国税务统一问题,这必然是有利于我国科技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你们怎么看待谷歌面临的税务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3785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