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23岁拼多多员工猝死:活着,赚钱才有意义

23岁拼多多员工猝死:活着,赚钱才有意义

今天PDD的热搜一出。


我们办公室很多同事都在讨论这事。


年轻人过劳死,在过去几年已经算不上什么爆炸或者特殊的新闻了。



跟以往的官方表示痛惜不同,PDD的官方回复太过于犀利了。


在一个逝去的23岁年轻女孩生命面前,它是这么说的:


你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我一直不认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



我K,这些话多么地扎心,多么伤人。

1

无情的资本,

无处抉择的年轻人


我一大早就看到官方回复的热搜挂在微博,不管这个话该不该说,真不真实;


我只想说,这个时候回应,忒急了,就算这几句话没有一个字是假的;


但问题不在于它的真假,而是太过于冰冷,冷漠,没有感情。


就像人只是一台机器,现在停止运转了而已。



接下来,还会有无数的机器继续工作,这个社会就是如此,这个时代就是如此。


虽然我现在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但是想到我以后的孩子要被资本家如此无情地吞噬,我只有一种想法:

我不要你成功,好好继承我的财产吧。


作为一个创业者,我的办公室也有很多伙伴是95后,他们中也有部分愿意为了工作拼命;


说他们不是为了钱,也太矫情了,钱是好东西,你要得到更多,只能付出更多。


年轻人选择为钱拼命就已经很不容易;


但如果他拼命了却什么也得不到,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个问题很扎心对吧,我想PDD的官方给了一个看似正确但是极度无情的答案。


作为一家互联网巨头公司,在给出这样的回复之后,我以为他们会“理智”地选择公关:小编手滑、或者干脆承认错误。


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澄清。


面对这个社会的竞争机制,大部分年轻人,不得不拼命;


这也是提供竞争的资本底气:年轻人,没得选,除非他们选择不奋斗。


每次这样的新闻一出,大家一边惋惜,一边暗自立下养生flag,一边又隐隐地质疑:


年轻人除了拼命加班,真的还有别的出路吗?


年轻人真的要为了钱,付出健康的代价吗?

2


忽视了身体信号的人,

逃不掉拼命工作的报应


我以前就说过,年轻人千万别在成功之前倒下。


这对于当代的年轻人来说,绝对是一个需要注意的话题。


当你过分透支身体的时候,身体就会发出信号提醒我们。


几年前我回象山的时候,一个高中的哥们,就收到过这种不详的信号。


明明自己也是个不小的老板了,还在拼命整晚整晚加班。


长时间地熬夜加班,让他一度饱受胸口痛的折磨,听说还是每晚准时发作。


身边的朋友圈子一听就感觉不对劲,个个儿劝他上医院看看。


没想到这哥们来一句“不查了,万一查出来有什么,我还怎么继续工作”……


后来果然还是出事了,在办公室的一次晕倒,将他送进了ICU。


这是个贪心激进的故事,也是个让人同情和悲哀的故事。


我们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拼命工作,最后拼命工作却让我们过得更糟。


不管是员工还是老板,说到底,加不加班都是一个双向的选择。


所有的选择,或许在背后都有着更私人的原因,也许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也许是年迈的父母,也许是房贷车贷的压力,或者只是对个人财富无上限的贪婪积累。


S叔不会劝你不要加班了,毕竟对于很多打工人来说这不现实。


该做的工作还得做,该加的班也得加,只是当身体发出信号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


熟悉S叔的老铁们会知道,我非常喜欢《黄帝内经》里的一句“生活的所有疾患,都是源于过用”。


当你过度使用身体之后,一定要停下来,修养身心,把身体健康放在最优先级别。


听从身体的声音,不要任着性子来。


毕竟在资本家眼里,只有资本没有家。


而你身后,还有家人牵挂着你。

3

消耗身体来换取平衡的人,

往往回避了思考与时间成本


看我文章的读者都知道,我一直不赞成大家辛苦工作,挣辛苦钱。


太辛苦的工作,锻炼的不是思考能力,而是磨灭人的意志,消耗着人的身体。


很多人说自己太忙,但是“忙”,在我眼里,其实并不是一个褒义词。


有些人的忙,是建立在稳定的作息之上制定好自己的规划,哪怕有时会加班熬夜,也会在任务完成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而有些人的忙,是上班玩手机摸鱼,下班开始倒茶敲键盘,回家再熬夜追个剧。


记得我高中放假的时候,每天早上6点多就被叫起来看摊子,但我永远不是到得最早的人。


我旁边的那些大人们,起的比我早,甚至有的人凌晨3点起床晚上9点才收摊。


早出晚归的摊贩们辛苦吗?辛苦。


但是我卖出去的鱼比他们的多哈哈哈。


他们辛苦,却不勤奋。


他们日常就是聚在一起聊聊天,东拉西扯,下午人少的时候,干脆直接坐在那打牌,有时甚至人影都没了。


这种时候,如果有要买鱼的顾客,一定会选择独自在做题的我,而不会打断那群打牌的大人。


原来,他们回避了思考与时间成本,通过早出晚回消耗身体来换取平衡。


我在那个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道理,于是17年身为香港保险金牌销售的我,毅然选择了新媒体事业。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用更少的时间做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的价值;

哪怕是重复,也要是高效率的重复,是熟能生巧的重复,是能带新员工的重复。


不要让忙碌,成为你并不专注的挡箭牌。


其实,很多人不是困于加班,不是困于严格的时间规定,而是困于,自己的心态。


那些勤奋的人,已经将努力融成了习惯,不外现又能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记得有一天6点45的时候,我在电梯间看到年轻的98年员工,背着包准备走了,于是随口说了一句:“今天按时下班了呀。”


结果她用一双真诚的眼睛看着我说:“老大,我以前都是6点半准时走,今天已经加班15分钟了。”


那一刻,我突然悟到——


一个真正优秀的员工,就是让自己吃好喝好睡好,绝不轻易给公司上热搜的机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9184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