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图说海外:世贸中心被撞三分钟,布什电话都打爆了

图说海外:世贸中心被撞三分钟,布什电话都打爆了



时间:2001年9月11日

地点:纽约世贸中心

人物:美国人民

2001年9月11日上午 ,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世界贸易中心其余5座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9时许,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局部结构损坏并坍塌。

事件发生后,全美各地的军队均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虽然塔利班发表声明称恐怖事件与本·拉登无关,但美国政府仍然认定本·拉登是恐怖袭击事件头号嫌犯。作为对这次袭击的回应,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并通过了美国爱国者法案。2001年10月7日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宣布开始对阿富汗发动军事进攻。

“911”事件是发生在美国本土的最为严重的恐怖攻击行动,遇难者总数高达2996人。对于此次事件的财产损失各方统计不一,联合国发表报告称此次恐怖袭击对美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生产总值的2%。此次事件对全球经济所造成的损害甚至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

此次事件对美国民众造成的心理影响极为深远,美国民众对经济及政治上的安全感均被严重削弱。

今天,正值911事件发生的18周年,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当时的美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劫机撞击

根据美国FBI的调查报告显示,911恐怖袭击至少筹划了三个月甚至半年之久。在所有19名劫机者中,有7人原本就是飞行员,其他人也在各地参加过飞行学校的学习。

这13个人都是在2001年4月23日至6月29日先后到达美国的。抵达之后,他们立即分散到全美各地,一般居住在比较偏远的城郊,并且都改了英文名字。在随后的数个月时间里,他们主要在美国的8个州活动。



▲ 劫机人员照片

这些劫机者出高价弄到汽车驾照,他们租了公寓、设立了银行账户,参加健身俱乐部。他们从网上购买机票,一般到哪儿都是用现金付账。白天,他们进行飞行训练,晚上就出去泡吧。另外,他们还被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多于周围人群联系并建立友善的关系,让人不引起怀疑。

到了劫机当天,第一架飞机于2001年9月11日7点59分从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起飞飞往洛杉矶。8点14分,飞机攀升到了26000英尺高度,低于最初指定的29000英尺的巡航高度。同时飞机与空塔进行了最后一次常规通信,确认其收到导航指令。

通信后16秒钟,空塔命令飞机攀升到35000英尺,但该信息及之后所有尝试联系飞机的信息都没有得到确认。

劫机行动展开后,劫机者很快控制了飞机头等舱,开始释放催泪性毒气、辣雾等刺激性气体,迫使乘客与乘务员向飞机后部靠拢,并声称其持有炸弹。

劫机行动开始后约5分钟,机上乘务员Betty Ong通过机上电话联系到美航东南部订票办公室,报告了机上的紧急状况,通话共持续约25分钟, 她向地面人员汇报道:

“我是第011次航班的3号乘务员,我的名字是贝蒂·邓,我们的1号乘务员被刺伤;乘务长被刺伤;我不知道是谁刺的。我们现在甚至不能去商务舱,因为在那里没办法呼吸,我想有劫机者在那里,可能已经堵住了去那里的路,无法给驾驶舱打电话。您还在听吗?



▲ 华裔乘务员贝蒂·邓

也正是这则电话打出,让美国高层迅速作出反应,关闭美国所有机场,避免接下来可能的恐怖袭击。

8点21分,收到求助电话后,美航一位员工立即向美航运营中心报警;

8点25分,劫机者试图与旅客进行通话,却误将通话频道切换至塔台;8点28分,接到报警的运营中心通知美航调度员,向塔台报告了飞机的异常情况。

8点26分和8点38分,Betty Ong均称飞机“飞行状况不规律”,并在8点44分中断了通话。同时,Amy Sweeney正向美航航班服务办公室汇报到飞机正“急速下降”、“飞得很低”。

8点46分40秒,美国航空公司第11次航班以大约每小时490英里的速度撞向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亦称“北塔”),撞击位置为大楼北方94至98层之间,导致机上所有人员及楼内未知数量人员立即死亡。



纽约消防局对袭击做出反应是在上午8时46分,也就是第一架飞机撞击第一座世贸中心塔楼那一刻。纽约消防局第一消防大队大队长在附近街区目睹了第一次撞击,他也是第一位到达现场的指挥员。

大约上午8时50分,他按照纽约市消防局的预案,在世贸中心第一座塔楼的大厅内设立了灭火指挥部。当电视转播镜头推近到世贸大楼一角时,滚滚浓烟中隐约可见求救者。



大约上午9时,消防局长接管担任事故总指挥。因为不断掉下的残骸和其他安全因素,他将灭火指挥部从世贸中心1号塔楼大厅转移到西街对面的一处场所,一条8车道的高速公路。指挥员考虑到了塔楼可能会发生有限的、局部的倒塌,但没有想到它们会完全倒塌。

3分钟之后,也就是上午9点03分,第二架飞机撞击2号塔楼,指挥员们立即调集另外的消防分队,并从1号塔楼调派消防分队。



随着动员升级,调度员命令所有回应的消防分队到世贸中心附近上级指挥员指定的集结地点报到。然而,当这些消防分队接近指定区域时,许多分队并没有到指定区域报到,而是直接进入两座塔楼大厅或事故区域的其他地点。

结果,上级指挥员不能准确掌握所有消防分队的具体位置。另外,集结失败导致消防分队在进入塔楼大厅之前,不能得到必要的信息和准确方位。

美国高层反应

就在第二架飞机撞击后的两分钟,白宫办公厅主任卡德告诉美国总统布什:“第二架飞机撞击了世贸大厦的第二个塔,美国正受到攻击。”在随后的5到7分钟时间里,布什仍然留在他当时正在访问的佛罗里达艾玛布克尔小学的一个课堂上。



接下来,我们看一组美国白宫公布的照片,还原当时美国政府高层是如何应对当时的情况的。

布什知道消息后,立马驱散了现场所有人闲杂人员,并在这里接收和处理相关讯息。旁边是总统副助理巴特莱特,他把手指向了正播出袭击画面的电视新闻。





布什致电纽约州州长帕塔基、联邦调查局局长穆勒和副总统切尼。幕僚长卡德也在一旁用手机打电话。

9点30分,美国总统布什在当天访问的学校首次就攻击事件发表简短声明,承诺“展开全面调查,找到发动这一行动的人”。他还说:“对美国的恐怖攻击是不能得逞的。”他当时想到的是立即返回华盛顿。



与此同时,由于担心美国航空公司77号航班即将撞击白宫,美国副总统切尼进入掩体指挥所。切尼稍后建议总统不要立即返回首都。图片显示切尼(右)在“9·11”事件白宫行动中心。



在空军一号专机离开奥福特空军基地前往华盛顿途中,布什和副总统切尼通电话。



在辗转各地后布什回到白宫,顾问休斯和冈萨雷斯追随他来到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



在总统紧急行动中心,布什与白宫幕僚们讨论恐袭事件,第一夫人劳拉在一旁专注地看着丈夫讲话。



布什在总统办公室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前,助理休斯和他一起检查发言稿。



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尼特在总统紧急行动中心里观看布什的电视讲话。



911事件的影响

经济方面:

事件发生后,美国股民开始恐慌性抛售股票,导致股市暴跌,一周内,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指数分别下降14.3%、16.1%和11.6%,估计股票缩水1.4万亿美元,尽管布什政府向股市内大量注入资金,9月17日重新开市后,恐慌性抛售仍然无法避免,各大股指不断下跌直至3年来的最低点。



办公室设在世贸大楼上的公司就更加倒霉,他们的业务几近瘫痪,大量数据丢失,其中著名的公司有美洲银行、朝日银行、德国银行、国际信托银行、肯珀保险公司、马什保险公司、帝国人寿保险公司、盖伊·卡彭特保险公司、坎特·菲兹杰拉德投资公司、摩根斯坦利金融公司、美国商品期货交易所。其中,摩根斯坦利损失最惨,因为它在世贸中心总共租用了29.8万平米的办公用地,公司很多职员连办公地点都没有。

在已知的世贸大楼4千多名失踪者中,绝大多数是金融公司的职员,而且不乏高级管理人员,其中,坎托·菲兹杰拉德投资公司1000名职工中就有650人遇难,马什保险公司也有300名职员失踪。

据纽约市审计官员估计,事件造成的建筑等财产直接损失达340亿美元,人员伤亡造成的损失110亿美元,灾区现场清理和抢救费为140亿美元。

美国政府集合了无数建筑精英,拿出了无数的设计方案,才于2006年开始动工,新世贸大厦由于工程缓慢、费用超标,完工日期被一次次拖延至2015年,整个项目的预计花费也增加到了180亿美元。



▲ 纽约新世贸大厦

仅9·11事件发生后一周之内,美国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AIG就赔付5亿美元,第二大寿险公司MetLife赔付3亿美元,CNA金融保险集团赔付2.3亿美元,全球几家大型的再保险公司也损失惨重,Munich再保险、瑞士再保险、伦敦劳合保险、通用再保险等公司更是元气大伤,美国“股神”巴菲特曾表示,他旗下的再保险公司要花数年时间才能缓过来,国际知名咨信评估机构美国穆迪投资服务公司(Moody)预测全球保险业此次的偿付总额在150亿至300亿美元之间。

政治、军事方面: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2001年9月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本·拉登被锁定为制造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头号嫌疑犯,美国众议院在9月14日晚同意授权美国总统布什对恐怖分子使用武力,据美国民意测验显示,美国民众中有90%的人支持美国对恐怖主义分子实施武力打击。

2001年10月7日下午13点左右,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和英国已经开始对阿富汗塔利班当局军事目标和伊斯兰极端主义份子拉登的卡达训练营进行军事打击,反恐战争爆发。



这两场因“9·11”而引发的战争出动了美军总计20多万的兵力和几千架的战斗机,据美国国会研究所计算,在未经通货膨胀率和国债利率调整的前提下,美国总共支出了1.4万亿美元军费,由于美国还大量背负外债,仅是利息这一块就还将面临几千亿美元的支出。

2011年5月1日,美国海豹突击队一支小分队乘坐直升机突袭本·拉登住所,本·拉登因反抗被击毙,整个突击过程用了约40分钟。

民众方面:

9·11事件后,美国人几乎在顷刻间将一切可以保卫美国的技术手段都“神圣化”了,民意调查显示,2001年8月,支持政府尽快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人数约为54%,而到9月25日,这一数字升至80%以上,此外,美国朝野团结一致、共同将反恐作为国家安全首要目标的状况下,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本来在导弹防御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也几乎瞬间消失了。

布什政府本来是一个“弱势”政府,在布什总统的执政初期,其政府前景并不看好,“9·11事件”发生后,共和党政府成为了“准战时政府”,确实也表现了出色的危机管理能力以及当机立断的行动反应,激发了美国的“超级民族主义”情感,提升了受“9·11事件”重创的国民情绪。



“9·11”事件之后,不仅美国的盟友对美国表示了同情和支持,而且非盟友国家也表示支持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美国加强了与其盟国的合作,而且也加强了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地区大国间的高层互访和会晤增多,电话热线通话频繁。

“911”事件将届五周年之际,《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联合进行的的民意调查显示,仍然有超过三分之二、69%的纽约人“非常担心”当地还会再发生恐怖攻击,只比2001年10月的74%低了5个百分点,显示恐怖攻击的阴影并未真正散去,其中,近三分之一的纽约人说他们每天都会想到“911”事件,四成的受访者则说他们还是觉得很不安。

总而言之,“911”事件给美国民众造成严重心理伤害,特别是那些遇难者的家属,这一恐怖袭击事件已经成为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心病,美国专栏作家罗伯特·萨默森说,恐怖活动炸毁的“不仅仅是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的一部分,而是美国的平静和安全感”,“美国人的自由假日从此划上句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2008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