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平成时代就是日本衰退的时代,日本已经衰退三十年。从日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来看,现在的日本确实比当时衰退了不少,至少从GDP上完全可以看出。再者,我想来往中日两国的人应该深有体会,曾经日本工资水平傲居亚洲第一,但是现在呢?国人似乎也不再羡慕日本的“高工资”了。
日本“低迷”
图片来源:IMD官网
瑞士国际经营开发研究员(IMD)在5月28日发布了世界竞争力排行榜,日本则更新了历史最低,从去年的25位滑落到30位。上图所示有四个大项:日本经济排名16位、政府效率排名38位、商业效率排名46位、基建排名第15位。由此可见,日本的政府效率和商业效率严重拉低着日本的排名顺序。该榜单排名第一的是新加坡,美国则排名第三位,中国排名第14位。
看到这样的调查结果,我并不吃惊,可以说是“意料之中”。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日本国民GDP在1999年的时候已经在世界30名开外,之后的20年间则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根据OECD的调查,日本人生活满足度排名OECD的36国中的第27位,在发达国家当中是相当低的水平了。当然,无论上述哪个机构调查的数据,都是有一定的参考指标和项目,根据项目的不同其排名固然是不同的。而GDP也并不是反映国民生活的唯一指标,相反,有时候不一定能够正确的反映。但是,从经济以及国民生活水平来看,日本确实长期停留在发达国家的中下水平。
经济的衰退和低迷,对于社会有着恶劣的影响。比如,长时间劳动。日本长时间劳动排名OECD诸国中的第4位,从生活/工作平衡的角度来看,日本在这点上,可算不上发达国家。最近我也写了一篇关于日本养老金的文章,日本人无法靠养老金养老,此事也是十分“讽刺”了。(以发达国家眼光来看)如果经济活动能够更加效率化,生产性能够进一步提高的话,日本人就不用再长时间的工作。比如,如果日本按照1990年OECD诸国的经济成长速度来成长的话,其收入水平至少能够增加30%。对于日本的长期低迷,有很多文章进行分析过,也有很多论坛进行讨论过,各有说辞。但是这些论点多是从外部环境进行解析,而我所看到的日本“低迷”,是与“日本人”有关!
原因一:日本的“内向”
图片来源:Orbis, PATSTAT
猛然一看上图,很多人觉得杂乱无章,丝毫不知道所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其实上图是利用专利数据,对于世界各国企业进行共同研究网络的图示。每一个国家的企业是一种颜色进行表示,然后通过线将共同研究的企业相连。因为共同研究有时是多个企业同时进行,一些看似没有关联的企业也会有某种间接的关系,所以会形成一定的“企业群”。上图的特点比较明显,那就是欧美以及中国已经形成了很近的企业群,但是韩国与日本却相距较远,并且日本与韩国相比,企业数量更加密集,相对更加固定。这就告诉我们:和欧美与中国的合作相比,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或者共同研究的课题较少。
日本经济比较“内向”,而内向的经济在国际化的今天是不会成长的!和外国企业合作,吸取更多国外的多种多样的知识内容,才是创新的关键,闭门造车无疑就是“自寻死路”。特别是近年,与海外联系的企业能够获得较大的创新成果,新潟大学的教授饭野隆史有这样的推断数据:1990年代,与国外共同研究的企业,专利提升率为17%;到了2000年代,这个数据上升到45%。
原因二:日本人的“内向”
日本经济的内向性,其实是日本人内向和排外的一种反映。日本人的意识缺乏国际性,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开头我提到了IMD排行,其中对于经营者以及整个社会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对于国际化相关,汇总了下方的数据。
新加坡综合排名第一位,而日本的综合排名在上述几个方面最低。尤其是“干部的国际经验”方面,日本低于普遍水平。对于“外国思维方式持开放性”这一个项目之上,日本也是最低。由此可见:日本整体社会还是较为封闭的思维。其实,日本对国外有封闭性,惧怕国际化这点,已经有很多调查资料进行佐证了。2019年6月2日的日本经济新闻曾经发布了日本内阁府的调查,调查数据如下:
调查项目:希望留学的比例
调查对象:10~20岁左右的日本年轻人
调查结果:韩国和美国的年轻人最希望去国外留学,其次是法国、英国、德国、瑞典,最后一名为日本。
日本人内向的根本所在
日本人长期对于外国人是一种封闭的状态,也是其国民性格中缺乏柔软性的表现。在上图中,日本人的国民柔软性和适应性排名倒数,这就是日本人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性格。而现在,日本这种内向的性格并未有所改变,反而随着经济的低迷,更甚以前。
日本与海外封闭的这段时间,中国则利用与海外的交流迅速发展。从上面Orbis, PATSTAT的这张图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与海外的企业合作研发的项目非常之多。而这种外向型的经济,正是因为中国人强大的适应性才能够得到扩展。其结果就是,2005年只有日本一半GDP的中国,现在变为日本的2.5倍以上。日本的硬件制造产业确实出众,但是IT相关的领域,国内有些技术确实比日本要先进。
日本的人“内向”性格,很难改变。心理学上有一个词语,叫做“现状偏见”,即便知道变化以后能够得到很大的利益,但是也难以马上做出改变。再从进化论来看,人类原本就是从少数人集结成群,最终以群居形式来对抗外敌或者灾害的,所以人类本身就具有“封闭”的本质。
结束语
最近世界上貌似流行“保护主义”的潮流,可见“内向”主义并非是日本人才有。在“社会对于国际化持肯定意见”这项的调查中,排名倒数的就是日本和美国。国际化进程是不会减少的,从地球村的角度来看,整个人类就是一个“群体”,而联合互助同样也是人类本质之一。所以,促进世界各国的国际交流、相互理解、互相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若是强行阻碍的话,只会造成政治经济不稳定,知识失去多样性,导致创新停滞不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