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研,能够保研不用去挤独木桥是各位考研人最大的梦想了。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在不断的上涨,虽说考研录取名额每年也都在增加,但对于几百万报名人数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
每年都有上百万考研的考生落榜,考研有多难就不言而喻了,而想要保研就更是难上加难。保研的渠道总共有六种,基于学习成绩的保研、特长生保研、校际间推免保研、支教保研、学术保研和夏令营保研。这些保研方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学生足够优秀,有自己的特长才能够取得保研资格。
我们常常会听到说某所高校的保研率达到了一半,比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而有些高校却没有保研资格。那么我国高校中都有哪些高校具有保研资格的,保研率又是如何确定的呢?
先说说各个高校之间的保研率。保研是从1985年开始试点的,由每年的9月到10月份在大四学生中进行筛选,挑选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设立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保研名额一般按该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5%左右确定。未设立有研究生院的双一流大学保研名额则是应届本科毕业生的5%。
截止2019年,我国教育部学信网于2018年公布了具有保研资格院校的名单,一共有366所高等院校拥有保研资格。相比于2012年的305所,增加了61所。
在2012年的时候,保研率最高,最容易保研的不是清华大学也不是北京大学。而是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和吉林大学这三所“巨头”学校。为什么说是三巨头学校呢?因为这三所高校的人数都很多,基数大,大家都是百分之15%的保研率,所以他们的保研名额就更多。而清华和北京大学则是因为专业和高校的特殊性质,增加了保研的名额,所以才能够排在前面。
今年的保研资格申请时间已经到了,申请人需要准备申请表、自荐信 、导师推荐信 、成绩单 、由申请者现所在学校教务处提供同意推荐免试的证明信,并加盖公章 、获奖证书复印件、发表的学术论文等复印件 、有的学校要求英语水平类证书(如四六级、托福、GRE等成绩)等资料进行审核。
申请人提交材料审核以后,学校就会邀请申请人进行考试和面试,根据申请人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一般在10月份学校会公布被预录取的学生名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3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