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女苗苗刚入读一年级,妹妹就发来消息问,要怎么培养好她的习惯?的确,幼转小是一个关键期,小孩的意识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时期,对于学习的意识没有概念,此时老师、家长的引导和配合至关重要。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天生,完全可以后天培养。培养好习惯,是整个学习阶段的基础,有了好的习惯,才能提高效率,取得成功。因此,我们要通过关注孩子,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把习惯养好,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去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呢?
一、学习方面习惯
1、认真听讲
相对于以前的幼儿园课堂自由,小学40分钟课堂时间,很考验孩子的专注力。家长平时多注意和孩子玩有关专注力类的游戏(如画画),同时要积极的鼓励孩子坚持一课堂的重要性,让孩子自信的学习。
2、规范书写
各科作业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正确的坐姿是:下身平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手臂与身体的夹角为50度,左右按纸,右手执笔,纸要端正。概括起来是“头正、身正、臂开、足安。”
坐姿不正将来可导致远视、斜视、驼背等状况。
3、按时完成作业
放学回家,让孩子在第一时间完成作业。可以根据作业量多少和孩子商量完成作业的具体时间,但作业时间最好控制在一小时之内,超过此时间孩子就会产生怠慢心理,不耐心。
4、保持阅读的重要性
每天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阅读,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上。低年级的孩子,识字度不高,家长尽量做到亲子阅读。提倡找本合适的古诗文朗读,让孩子找到语感。
5、适当练习
数学建议开始每天让孩子练习口算,只需5分钟,不管数量。在练习一个月之的,在同样的时间可以追求数量。口算的练习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一面。
二、生活方面习惯
1、榜样的力量
都说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原件是什么样复印件也就如此。家长一定不要在孩子做作业进看电视或玩手机,命令式让孩子去学习。在孩子写作业时不要守护在孩子的身边指东指西,一定在小孩写完作业之后来检查。对待小孩的作业要多肯定,少批评。
2、自己的事自己做
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提醒孩子整理好书包,准备好第二天带去学校的东西,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3、培养自己的自信
无论如何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多鼓励孩子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家长也要认真倾听、及时反馈。孩子得到了大人的回应,内心是喜悦的,也会调动孩子的思考力,有思想的孩子在爱的关怀下会很自信。
培养孩子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关注,加以改进,持之以恒,寻找更多的方法,让我们的孩子养成一个又一个好习惯,为他们的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37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