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美国媒体7月2日报道,两名知情美国官员向媒体记者说,中国刚刚在中国南方海域进行一系列反舰弹道导弹试验。
这一测试,可能与近日中国宣布的禁航区相关,位置远离大陆沿海。如果这一消息属实,它证实了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实战能力!
一位官员对电视记者称,中国海军在周末进行了第一次试射,至少向海中发射了一枚导弹。据美国报道,测试窗口将一直开放到7月3日,这位官员预计中国军方将在关闭之前再次进行测试,而这一期间该中国南部海域完全禁止其他船只航行。
这位官员说,虽然美国军方在亚太部署了军舰,但这些军舰没有接近周末的试射区域,也没有处于任何需要担忧的情况之中。不过,他补充说,这次试射的技术实质,令美国海军应当关注。这位未获授权谈论此次试验的官员表示,无法证实进行试验的反舰弹道导弹是否代表了中国军方的一种新作战能力。
五角大楼没有立即回应美国媒体的评论请求。在事态发展之际,相关国家在经贸的紧张关系实际上已经有明显缓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周末在日本举行的20国集团同意谈判等关键性措施,不造成事态升级。
反舰弹道导弹的技术要求极高,是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仅有中国批量装备服役的先进武器。为了让弹道导弹命中几百到上千公里上的舰艇,必须首先探测发现敌人舰艇,并确定这是一艘军舰,以及具体的型号,从而决定对其攻击,这需要庞大的陆基天波雷达、卫星、战机、舰艇、水下探测体系。随后,需要保证能够为反舰弹道导弹提供足够的精确位置信息,以满足导弹的初始发射瞄准要求。过去卫星摄影信息往往需要几十分钟才能进行处理分析,这对于反舰弹道导弹可能是没有用的,因为目标船只可能在几十分钟后已经移动了20-30公里。即便初始瞄准信息准确,也需要不断跟踪探测,并向高速飞行的导弹提供中途更新信息。最后,反舰弹道导弹必须克服高速、空气摩擦加热等各种不利条件,在复杂的海空条件中锁定正确的目标,将其摧毁。
这个复杂的“杀伤链”在技术上有许多容易失败的环节。例如,用于探测船只的天波超视距雷达可能失灵或者被敌人攻击当一颗沿可预测轨道飞行的摄影侦察卫星接近敌人舰艇,可能遭遇云雨或者人造烟雾,导致无法准确定位。当导弹锁定目标时,它的制导设备可能在高速飞行中错失稍瞬即逝的捕捉目标的窗口。
此外,各大国均在发展舰艇的反弹道导弹能力,包括部署各种海基拦截导弹。相关导弹,必然在不久的未来可以在反舰弹道导弹进入或仍在大气层外的阶段,实施拦截,摧毁来袭的反舰弹道导弹。例如美国宙斯盾舰艇的相关能力正在部署到更多数量的战舰上。这对反舰弹道导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南部海域拥有200多块岛礁,是通往全球多个地区的海上航线的门户,每年有大约3.4万亿美元的贸易往来在此进行。据称至少有超过30个军事设施分布在相关岛礁上。
多年来,中国已经发展了多种先进远程反舰导弹武器,包括了反舰弹道导弹、远程反舰巡航导弹,成为捍卫自身海洋主权的利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2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