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载华舆APP,浏览世界各个国家媒体的新闻资讯,且无需翻译】
美国人想要置身事外,但许多人真的等不得了
全球瞩目的G20大阪峰会已经正式落幕,中美经贸磋商的进展无疑吸引了全世界最多的目光。不过在G20峰会上,还有一场没有美国参与的“小会”,承载着人类面对未来的希望。G20峰会闭幕当天,中国、法国和联合国一起就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举行了会谈。会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了中法遵守《巴黎协定》的承诺,采取多边方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中国、法国、联合国在G20峰会是开了个“小会”(图来自人民日报)
欧洲人已经热得扛不住了
为什么法国会在气候变化的议题上如此积极?作为大国的责任当然是一方面,但也有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因素——这两天的法国,真的已经热到“火烧眉毛”的地步了。不管是一地鸡毛的黄背心抗议,还是满地狼藉的巴黎圣母院,现在在法国抢头条都抢不过天气预报。“明天天气有多热”成了欧洲人最关心的话题。
据欧洲时报报道,欧洲的“地狱高温”正好在G20峰会期间达到顶峰。28日,法国部分地区气温达45.9摄氏度,西班牙部分地区温度超40摄氏度,而德国、波兰和捷克三国26日气温均打破当地6月最高纪录。
45℃的高温被法国媒体吐槽:地狱来了!(图来自欧洲时报,法国媒体报道截图)
要知道,此次遭遇热浪的欧洲国家在北纬40°以上,和中国东北三省、加拿大南部差不多。正常情况下气候宜人,许多家庭甚至没有空调电扇。2003年法国就曾遭遇一波热浪,导致1.3万人丧生。此次更加强势的热浪袭来,各国更是不敢大意,纷纷进入最高戒备状态。由于各国忙着应对极端高温,欧盟甚至推迟了和英国的脱欧谈判。
气象专家表示,此次不同寻常的热浪主要是从北非地区传来。虽然严谨的科学家们并没有直言是人类的排放导致了气候异常,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累积,极端天气也越来越多。欧洲的高温天气来得越来越早,温度也越来越高,持续的高温天越来越长。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认为,自1500年以来欧洲最热的五个夏天,都发生在21世纪,这很可能不是巧合。
全球行动有个绊脚石,你知道是谁
既然气候变化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那为什么只开个小会来商讨?全地球可能都心知肚明:因为美国。在此次G20峰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虽然也有不少关于气候问题的表述,但其广度和力度都让外界大失所望。日本媒体透露,为迎合美国立场,此次的G20公报草案中减少了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并省略“全球变暖”和“脱碳”两个词。
不过相对美国特朗普政府此前的表态,G20峰会公报中的表述已经可以用“进步巨大”来形容了。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一直以否认气候变化的形象示人,认为气候变化是一种“削弱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谎言”。直到去年才终于改口承认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却依然否认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
今年6月,一张拍摄自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岛的照片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在格陵兰,世世代代负责为主人拉雪橇的雪橇犬现在“改行”了。由于天气变暖,当地积雪融化,雪橇犬们反而需要踏水而行。
这张照片一度被认为是合成作品,然而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确实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图来自网络)
然而在政客眼中,北极地区的变化则是另一番景象。在5月份召开的北极理事会部长会议上,各国政府代表坐在一起探讨北极的环境变化问题。美国代表,国务卿蓬佩奥的“画风”则完全不一样,一方面将北极视为“商业上的新机遇”,认为浮冰减少可以开辟更多新航道,另一方面则将北极视为“安全上的新挑战”,称中俄在北极的活动“对美国国家安全利益构成威胁”。最终,因为美国与其他国家分歧过大,此次会议后,各国甚至没有发表共同宣言。
“气候隔离”可能要拖人类的后腿
美国电影《2012》中,描写了这样一幅场景:世界末日来临,全球面临毁灭,有钱人却以10亿欧元一张的价格买到“船票”独自逃生。这个故事如今看来更像是一则寓言:联合国日前发布了一份报告,提出了一个“气候隔离”的概念。报告认为,面对气候变化灾难,富人有能力保护自己,而穷人只能听天由命。未来10年内,气候变化将使全球1.2亿多人陷入贫困。而巨大的贫富差距,会使得在气候变化中最需要帮助的人最孤立无援。
报告举例说,2012年“桑迪”飓风肆虐美国,在纽约市,成千上万低收入居民连续多天面对停电和缺医少药的困境,而位于曼哈顿的高盛集团总部却在数万个沙袋的保护下安然无恙,并由一台私人发电机供电。
联合国的研究称,世界上最贫困人口的生计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灾难影响,因为他们不仅不可能逃离,还将因缺乏必要的恢复资源变得更加贫穷,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荒谬的是,贫穷人口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的责任微乎其微。一项研究表示,全球最贫穷的国家将在干旱和飓风等极端天气事件中遭受最严重的损失。其中,贫穷人口和妇女将更容易受到冲击,因为他们更依赖农业。
“气候隔离”的存在无疑使得人类想要调动全球资源,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变得困难重重。正如中国参与三方会议的代表,外交部长王毅在会后说的,应对气候变化就像跑马拉松,既要有只争朝夕的冲劲,也要有坚如磐石的毅力。
参考资料:
欧时大参,2019年7月1日,法国艰难熬过“史上最热周”,多人不幸伤亡
人民网,2019年6月30日,气候变化问题三方会议在大阪举行
欧洲时报,2019年6月27日,英首相候选人寻求重新谈判欧盟:天太热先放假
界面新闻,2019年6月26日,“气候隔离”成了新的人权问题:未来10年将有1.2亿人因此陷入贫困
新华网,2019年5月8日,外交部:对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未能发表共同宣言表示遗憾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华舆 编辑/张一天
【搜索下载华舆APP,浏览世界各个国家媒体的新闻资讯,且无需翻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3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