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汽和戴姆勒的合作进一步升级,双方在技术层面达成合作并成立了“北京北汽德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下称北汽德奔),北汽和戴姆勒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技术集团(MBtech Group)持股比例为51:49。根据资料介绍,北汽德奔主要是负责北汽高端车的技术研究和高端车平台、车型开发工作。也就是说,北汽德奔是一家单向服务北汽自主品牌的合资技术中心,这与其他中外合资的汽车技术中心有很大的不同。
而在今年,北汽德奔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企查查的信息显示,北汽德奔的股权目前已经发生变更,奔驰技术完全退出,原先的监事、董事等外籍高管已全部换成中方人员,并且注册资本也由1000万美元变更为6902.5316万元人民币,现在的北汽德奔俨然已是一家中方独资公司。
北汽独享技术福利,现实不及预期
虽然北汽德奔曾是一家合资技术公司,但显然主要提供技术支持的是奔驰技术集团,从最初的定位就能看出,北汽德奔成立的目的就是帮助北汽消化吸收从萨博购买的车型平台以及奔驰转让的上一代GLS和奔驰E级车的V212平台的技术。而无论是从北汽自主旗舰车型BJ90还是BEIJING X7,都能看到北汽的自主品牌享受着奔驰技术所带来的福利。但从销量情况来看,这两款车并没有达到预期,随着此次奔驰技术的退股,技术输出计划也画上了句号,这或许会对北汽自主车型产生严重的影响。
奔驰储备更多人力物力用于电动化转型
另外,此次奔驰技术退出,或许也与奔驰电动化转型有关。
目前电动化浪潮席卷,各家车企都在电动赛道上发力,奔驰自然也不例外。前不久奔驰发布了全新战略,再次明确将业务重心放在全系产品及各细分市场的电动化和汽车软件等领域。并且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还表示,梅赛德斯-奔驰将全面释放旗下各子品牌的潜力,这也当然包括奔驰技术集团;另一方面,由于车市下行压力以及疫情的影响,戴姆勒在今年第二季度营收下降了30%,息税前亏损达到16.8亿欧元,开源节流势在必行。回过头看看北汽德奔,原本双方的合作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但这两年北汽的业绩以及内部变动的情况,可以预见戴姆勒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好处,而此次奔驰技术的退股,可以说是甩开了一个“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电动化和利润较高的领域。
股权之争愈演愈烈,奔驰或许以退为进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奔驰累计销量为279907辆,同比增长1.3%,逆势上涨的同时,也助力奔驰品牌再次蝉联国内豪华品牌销量冠军。与国内市场节节上升的情况不同,由于疫情的影响,梅赛德斯-奔驰上半年全球销量大跌17.6%,售出935,089辆汽车,也就是说,北京奔驰的销量占比已接近总销量的三分之一,面对这一利润奶牛,戴姆勒不可谓不动心,自合资股比放开后,戴姆勒增持北京奔驰股份的消息就从未间断。虽然在2019年3月份北汽股份、戴姆勒及戴姆勒大中华同意,分別按在北京奔驰目前注册资本所占比例合计增资8.928亿美元,但此次增资并未改变股权架构,而随着今年宏观环境的影响,戴姆勒增持北京奔驰获取更大利益的想法愈发高涨。
另一方面,北汽集团也希望最大化奔驰在中国市场的利益。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北汽股份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778.54亿元,同比下滑11.6%,但北京奔驰的相关收入达到了749.2亿元,占整体收入的96.2%,而在去年这一数字仅为89%.这也体现出北京奔驰对于北汽的重要性,所以经过多轮资本的斗争戴姆勒也并未得到想要的结果。而此次奔驰技术的退股,或许也是戴姆勒以退为进,以北汽自主品牌的前景换取利益最大化的策略。
结语:疫情让各大车企的日子都过得十分艰难,开源节流、想办法获取利润最大化成为了最重要的目标。对于奔驰技术退出北汽德奔的事件,对戴姆勒而言或许是一种利好,但对于北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没有奔驰的技术支持,其自主高端车型的前景或许会愈发迷茫。有意思的是,上个月又再次传出了戴姆勒准备重新启动与北汽关于增持北京奔驰股权的谈判,计划将其在北京奔驰的股比从目前的49%提升至65%,这也让这次退股披上了另一层含意。
最后,北汽离不开奔驰的技术,戴姆勒也离不开北汽的支持,只有双方同心协力,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王道。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8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