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9月2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包括该校潘建伟等在内的中外学者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天文尺度的量子干涉,把独立光子之间的量子干涉实验扩展到相距1.5亿公里的两个独立光源。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近日刊发了这一研究成果。
这一研究成果由潘建伟、陆朝阳等和浙江大学王大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Marlan Scully、德国维尔兹堡大学Sven Hofling、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Jonathan Dowling等合作完成的。
独立光子之间的量子干涉是很多量子信息技术的基础。1997年以来,潘建伟和同事们通过对单光子空间、频率等量子态的相干操纵和精确滤波,在国际上引领了多光子纠缠和干涉独立的发展,并系统性地把它应用于量子隐形传态、远距离量子通信等。
目前,国际上报道的研究工作已实现多种光源间的量子干涉,实现独立性越来越高、距离越来越远的光源间的量子干涉,可以为量子力学基础检验和长距离量子通信等应用提供新的平台。
研究团队首次提出用太阳这一天然的远距离热光源进行量子光学实验。为了清晰地观察到高对比度的量子干涉,潘建伟、陆朝阳等制备了国际上单偏振、高效率、高纯度和高全同的综合性能最优的单光子源。在基础上,团队发展了一整套量子擦除技术,实验清晰地证实了热光的量子化性质,在天文单位的尺度上检验了量子玻色统计原理的普适性,并给出了热光场量子化的直接实验证据。(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17375.html
赞 (3)
打赏 微信扫一扫
目前太阳活动正处于第24周,为何活动的持续时间有如此大的变化
« 上一篇2019-09-02 21:26:02
准备登月了!月船2号成功分离!印度即将成为第四个着陆月球者
下一篇 »2019-09-02 22: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