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手妈妈,在产后第一年大多会感到特别迷茫。每次宝宝遇到问题总会特别紧张,生怕宝宝会怎么样,主要还是缺乏带娃经验。
其实带娃也没想象中那么难,重要的是找对方法。今天小筛就来总结新生宝宝护理全攻略,学会这几招让宝妈们轻松带娃!
01、让宝宝早点吸吮
产后30分钟就可以让宝宝吸奶,母子皮肤接触并让宝宝吸吮30分钟以上。因为吸吮反射在出生10-30分钟最强,早吸吮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还可以减少奶胀的发生,也有利于乳房的健康和子宫的收缩。
02、新生宝宝出现脱皮现象
宝宝出生几天后可能会出现脱皮现象,这是因为宝宝皮肤最上层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容易脱落。妈妈只要注意对新生宝宝皮肤的清洁护理,避免外来的感染和损伤就可以了,不必为此而感到惊慌。
03、宝宝大小便
新生儿一般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尿,也有些宝宝会在出生48小时后才排尿。当打开尿布看到白色的尿布被染成砖红色时不必担心,这是尿中的尿酸盐引起的。
新生儿的第一次大便叫“胎便”,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呈暗绿色或黑色粘稠状,这是由消化道分泌物、咽下的羊水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的,3天之后就会转为正常啦,看到这样的便便,妈妈们不要太担心哦。
04、不要随意处理宝宝的胎毛
宝宝出生后,你会发现在他脸颊、耳朵、背上都有很多细小的毛发,这是“胎毛”。一般在几周会自行消失,不需要过多处理哦!
05、及时给宝宝修剪指甲
刚出生的宝宝也许指甲就已经很长了,为了防止宝宝乱动时抓伤自己,妈妈应该及时帮宝宝修剪指甲,不要听信“月子不能剪指甲的”谣言哦。
06、新生儿乳房肿大是正常现象
无论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在生后几天内都可能出现乳房泌乳或肿大,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体内受到母血中高浓度的生乳素等激素的影响,这种情况在2-3周会消失,妈妈们不用太担心。
一些地方有“要给新生女宝宝挤乳头,否则乳头会内陷”的习俗,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盲目挤压,可能引起乳腺组织发炎、化脓,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其结果非常严重。即使不发生细菌感染,用力挤压,也有可能损害乳房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07、新生儿的“小痘痘”不要挤
新生儿的鼻头、下巴、面颊处会出现很多针头大小的小黄点或者小白点,这叫“粟粒疹”,是由于宝宝皮肤还没有发育成熟,体温感官差,高温闷热时,角质层的水平角蛋白阻塞小汗腺汗管,出汗后导致汗腺淤堵,引起周围的皮肤出现粟粒疹。对宝宝没有什么伤害,会自行痊愈,妈妈们千万不要用手去挤,一段时间后会慢慢消退的。
08、新生儿乳痂不要抠
宝宝出生后,头顶上会出现厚薄不等的灰黄色或黄褐色的油腻结痂和鳞屑,在医学上称为“脂溢性皮炎”,也被叫做乳痂。
妈妈们千万不要直接用指甲去抠哦,可以在乳痂上滴几滴橄榄油,待乳痂软化后再用清水洗掉。
09、新生儿黄疸
宝宝出生2-3天后开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宝宝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2-3天左右,在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l。
而病理性的黄疸出现时间早,于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且持续时间过长,消退时间过晚,或已经消退又出现,妈妈要警惕起来。一旦黄疸值过高,就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必要时可以进行蓝光治疗。
胆色素代谢功能检查
·正常胆色素代谢:见黄疸
·正常值:血总胆红素SB1.7~17.1umol/L
·临床意义:
1、确定有无黄疸及黄疸程度
(1)隐性黄疸:SB17.1~34.2umol/L
(2)显性黄疸:SB>34.2umol/L
2、判断黄疸类型
(1)溶血性黄疸:SB↑、SB¹/SB
(2)阻塞性黄疸:SB↑、SB¹/SB>40%
(3)肝细胞性黄疸:SB↑、SB¹/SB=20~40%
但切忌使用茵栀黄退黄疸,国家药监局已经明确新生儿禁用此药物了!
10、宝宝脐带不能沾水
一般来说,在宝宝脐带未脱落前,洗澡时都应尽量避免脐部沾水,首先采取擦浴,不要弄湿肚脐,如果不小心沾水,在洗完后快速擦干。然后用碘伏棉签涂抹脐部消毒,穿纸尿裤或包尿布时最好将前端翻到肚脐以下,以免摩擦肚脐部位引发感染。
宝宝护理小技巧
1、喂奶后要给宝宝拍嗝,要是不拍出来,宝宝很容易溢奶。可以采用直立式,把宝宝直立抱在肩膀上,以手部的力量将宝宝轻扣着,再用手掌轻拍宝宝的上背,促使宝宝打嗝(为防止打嗝时吐奶,妈妈可在肩膀上垫一块毛巾)。
2、6个月内宝宝不需要特意喂水,6个月内未添加辅食的宝宝,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都是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的。因为母乳和配方奶中80%以上都是水,额外添加水反而会增加肾脏负担。
3、出生后,在宝宝清醒,在看护的情况下,每天都让宝宝趴一会儿,对协助宝宝锻炼颈部力量和学会爬行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是刺激宝宝感官的好机会。
4、由于宝宝头部散热较多,而心脏力量弱,到达手脚端的血流较少,因此护理婴幼儿应该注意,允许婴儿手脚偏凉。
5、妈妈应该经常和宝宝说话,有益于亲子交流。
6、给宝宝初添水果,避免味道过重,容易出现厌奶和厌食,同时不能一次添加多种,以防宝宝出现过敏、不舒服等不良现象,而辨不清是哪种原因。最好一次添加一种,最多不能超过三种。
7、不要给宝宝用枕头,1岁以内的宝宝并不需要用枕头哦,因为孩子的颈曲还没有完全形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6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