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考古学家在北极发现了一块恐龙宝宝化石。
这意味着,这些曾经统治地球的生物,在北极生活过——要知道,那时的北极比现在温度高些,但绝对还是苦寒之地。
“凶残的食肉恐龙,体型通常很小,只有六到九岁,鼻子到尾巴有十英尺长——它们肯定出现在《侏罗纪公园》的电影里,就是那些最让人恐惧的东西。”
安东尼·菲奥里略,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南方卫理公会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在阿拉斯加北极圈以北,数百英里处寻找恐龙化石。
“所以,关于阿拉斯加恐龙存在一个基本问题——在古代北极,它们是否常年生活在那里?它们是否迁徙?还有,它们是如何到达那里的?”
而最近他发现的恐龙宝宝化石,似乎揭示了之前的一些问题。
北极发现的恐龙幼龙颌骨化石
这块化石来自一种掠食性恐龙,而且是一个恐龙婴儿。考虑到它的体型和年龄,发现地应该离它们的筑巢地不远——这是第一次证明,有恐龙在北极筑巢。
一些最早发现的北极恐龙遗骸,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挪威北部的斯瓦尔巴特群岛发现的。
从那时起,研究人员就推断恐龙一定是为了躲避严寒的冬天而迁徙的。但菲奥里略说,这一新发现反驳了这一观点。
“人们对恐龙的典型印象是,它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环境中,靠近沼泽和湖泊。如果你看看几代人各种有关恐龙的艺术作品,大概都是这样的。”
但事实上,7000万年前阿拉斯加布鲁克斯山脉以北的气候,虽然比今天的北极要暖和些,但绝对还是非常的寒冷。
这次发现的化石,是一块有牙齿的食肉恐龙硬骨。菲奥里略和他的同事,在离北冰洋不远的科尔维尔河畔发现了它。在遥远的北方,这块骨头是这个物种的第一个非牙齿证据。
当然,问题依然存在。它们是怎么做到的?
因为在这些恐龙生活的纬度上,即使温度更高,也至少是北纬70度;如果不是更远的北方,它们是如何忍受长时间的明暗交替的呢?
菲奥里略表示,这就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目前,这项新发现证明,这些巨型爬行动物,很好地适应了晚白垩世的高度季节性环境——就像我们今天,仍然在北极经历的一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4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