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我国首款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外太空飞行2天后,于9月6日顺利返回预定着陆场。据官媒报道称,这次是用长征2F运载火箭,将我国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送入太空。本次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领域,已经取得重要突破。也意味着,今后在和平利用太空方面,我国将会有一款更便捷、更廉价的太空往返飞行器。
不过,这次航天发射非常低调,而且很神秘。既没有公开相关的图片,也没有视频资料。“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究竟指的是什么?其实它与美国X-37很相似,相当于一款小型无人航天飞机,因此,也可以称为中国的X-37。外界猜测,中国的X-37,很可能是神秘的“神龙”计划。开发小型无人航天飞机,具有广泛的军事用途。为何会用长征2F大型火箭发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可能是因为这款小型无人航天飞机,具有较大的翼展。
美国最早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飞机,共建造了5架航天飞机。但却接连出现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发射失败,以及“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在这两次事故中,共有14名美国宇航员死亡。经过两次严重的人员伤亡惨剧之后,美国航天局陆续退役了3架航天飞机,转而开发更安全,更经济的宇宙飞船及无人太空飞机,用于执行太空往返任务。
航天飞机可重复使用,以及可以长时间在太空轨道飞行的优势和特点,在军事领域同样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可以开发出具有军事用途的太空战机。目前,除了美国的X37之外,中国是第二个成功研发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国家。我们一直反对太空的军事化,但美国已经在进行太空军事化布局。因此,我们绝不能落后,否则就将被动挨打。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平时主要用于执行太空任务,类似卫星侦察的功能。而到了战时,也可以迅速切换到战斗模式,可以捕捉、摧毁敌方在太空低轨道中运行的卫星。未来它如果携带对地攻击武器,则可以直接对敌方地面目标发动攻击。据美国媒体此前报道称,2019年10月27日凌晨3点51分,美国空军的实验轨道测试飞行器(OTV) X-37B,在太空轨道连续飞行了780天后,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着陆。
据统计,X-37B在轨道上累计飞行了2865天。在研发无人太空飞机方面,美国无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的X37通过滑翔方式自主返航降落,其利用频率和使用效率都比返回式卫星等更便捷,更可靠。此次,我国的X-37首飞成功,虽然仅仅只有两天,但这却是个好的开始。相信我国的太空战机,一定能追上并超越美国的X-37。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4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