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经常会遇到因为汗出过多,前来就诊,有的白天汗出,有的晚上汗出,有的阵发性烘然汗出,有的但头汗出,有的半边身子汗出,有的手心脚心汗出。在这里为大家解读一下常见的自汗与盗汗。
一、自汗、盗汗怎么区别?
自汗: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也就是白天汗出是自汗。
盗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也就是晚上汗出为盗汗。盗为“偷”的意思,也就是在你睡着的时候,趁你不注意,偷偷的晚上汗出,醒来时才发现已汗出如洗。
二、了解一下自汗与盗汗的病因:
(一)、病因是发病原因,病机是发病的机理(原理),也就是发病的道理。
自汗、盗汗的病因是:病后体虚、情志不调、嗜食辛辣。
1、病后体虚:
平时身体虚弱,生病后体质更虚弱。如常年反复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每次发作都耗伤肺气,肺气不足,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毛孔)开泄而致自汗。或微受风寒,营卫不和,而汗出。
也就是肺主管着我们汗毛孔的开合,当我们身体虚弱时,或者受风寒时,毛孔开合就有些不受肺气控制,该关闭时关不上,出现汗出。
一句话:体虚肺气虚关闭毛孔开合失灵汗出。
2、情志不调:
生气恼怒,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火热逼津外泄,而致盗汗、自汗。
也就是当生气后,形成肝郁气滞,气郁久化火,体有火热,蒸腾体内阴液于体外毛孔,毛孔打开,汗出于外。临床多见于更年期女士,在暴怒后,日久化火,出现口苦咽干,双目红赤干涩等肝火症状,肝火蒸腾体内阴液于毛孔,出现汗出。所以更年期综合征会出现烦躁,烘然汗出等肝火症状。
一句话:生气肝郁化火汗出。
3、嗜食辛辣:
嗜食辛辣,或湿热体质,以致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汗出。
也就是辛辣之品,过食会出现上火,或者再是湿热体质,体内有火,会蒸腾体内阴液于毛孔汗出。犹如一口大锅,锅里有水,过时辛辣,好比锅底的柴火,火旺会蒸腾锅里的水,而出现水蒸气,水蒸气相当于汗。
一句话:过时辛辣上火汗出。
(二)、汗由津液化生而成,上述三个方面的病因,主要是通过以下两方面的原因而形成汗证:
1、是肺气不足或营卫不和,以致卫外失司而津液外泄;
2、是由于阴虚火旺或邪热郁蒸,逼津外泄。
一句话:体(气)虚可以汗出,火旺可以汗出。
二、再了解一下自汗盗汗的病机:
病机:是发病的机理(原理),也就是发病的道理。
1、自汗盗汗病机:
(1)、病机:总属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汗液外泄失常。
也就是体虚毛孔开合失灵度汗出,上火熏蒸体内阴液于外汗出。
(2)、病机转化: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但虚多实少,一般自汗多为气虚,盗汗多为阴虚。
属实证者,多由肝火或湿热郁蒸所致。虚证之间自汗日久可伤阴,盗汗久延则伤阳,以致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候。盗汗多为阴虚,属实证者,多由肝火或湿热郁蒸所致。虚证亦可兼有火旺或湿热。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若汗证持续时间较长,常发生精气耗伤的病变,以致出现神情倦怠,腰酸乏力,不思饮食等症。
一句话:自汗为气虚,盗汗为阴虚,日久自汗伤阴,盗汗伤阳,以至于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
以上就为大家解读了自汗盗汗的定义、病因病机,下一章继续为大家解读临床辨证分型、方药及其验方,若有经常汗出的朋友可以关注和留言,可以转发帮助更多的朋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82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