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康康那个吃货,康康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羊杂汤——康熙帝御封的小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羊杂汤,现今已经是相当流行的大众小吃。它原本是来自于回民的清真食品,主要用羊下水之类的东西切成丝,熬成汤,放点辣味,吃上几碗可以御寒,因而适合寒冬季节。
这东西在北方各地几乎都有,尤其是内蒙古、陕北、山西北部更是流行。各地的羊杂汤都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北京的羊杂汤,原料和烹饪方法跟其他地方都有所不同。
为什么叫羊杂汤?
因为这个汤用的是各种羊杂碎。只要是羊身上的肉,都可以拿来作料,因而里边杂七杂八,什么都有,如羊心、羊肝、羊脑、羊肺、羊头、羊肠、羊蹄,等等,把它们剁碎,因而叫羊杂碎。
甭以为这些都是上不得桌的东西,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其实各有各的功效。天花有健脑明目的功效,尤其适合上年纪的人或神经衰弱者。口条则有壮身补血的功效,最适合那些大病初愈的人。
说到羊杂汤的做法,并不复杂。
一般先在锅内加入清水,水滚的时候便放入羊肉,各种羊杂,以及羊骨,然后继续高温烧煮,同时舀出汤面上的浮沫。
此外,做羊杂汤还有一些奇特的配料,就是除了羊杂外,还要加入一系列中草药。这些东西如白芷、草果、肉桂、杏仁、陈皮等等,对身体有保健作用。另外,在最后还要加入大葱、生姜等佐料,再继续熬上一个多小时,等到所有的味都进入这个汤里,羊杂汤才更为鲜美。
如果是正宗的羊杂汤,讲究得还要严格。
通常在前一天下半日里把汤熬好,然后让所有羊杂肉在汤底里浸泡上整整一夜,等到第二天再随时加些佐料,加热后,就可以出售了。
在吃羊杂汤时,先把锅里的熟羊肉和羊杂切碎捞出来,放进碗中,然后盛上热腾腾的羊汤,最后在碗里撒上些苗末、香辣油就好了。当然,吃羊杂汤时,再就着芝麻烧饼一起吃,那更是过瘾。
当然,这是普遍的羊杂汤做法,一些地方的羊杂汤还有其他的配料以及烹饪方法。如四川岳池的羊杂汤,汤中通常还会加入梅干菜和香菜。而河北承德比较有名的算是“八沟羊杂汤”,相传还被康熙帝钦点为御膳呢。
而北京的羊杂汤,调料则更为丰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它的汤里往往还要加入韭菜花、芝麻酱、虾酱、腐乳等配料,口味自然也就不同,更为咸厚。来自河北沧州的羊杂汤似乎还要讲究些,通常要加入羊骨和鲜羊肉,用细微的文火慢慢熬上整个下午才行,吃的时候,还要配上辣椒酱、韭菜花、熟五香粉、胡椒粉、盐、陈醋。一边喝,一边还可以添加新汤。
总而言之,各地的羊杂汤各有各的配料方式,风味各异。
然而,在全国形形色色的羊杂汤中,来自河北平泉的“八沟羊杂汤”最是名声远扬。平泉在古时候称为“八沟”,因而平泉羊汤也通常被叫做“八沟羊杂汤”。
为啥八沟羊杂汤这么有名呢?
这事有不少传说,但大都跟清朝康熙帝有瓜葛。
相传,康熈帝喜欢打猎,在京城郊外设置围场进行打猎。而围场就设立在平泉的党坝。这天,康熙帝在围场中打猎时,发现了一只梅花鹿,可惜射了几箭没射中。康熙帝又不许臣子救场帮忙,亲自骑着马一路追了上去。
康熙帝追啊追啊,一直追到了八沟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平泉镇。那只梅花鹿钻进了树林里不见了。康煕帝这时肚子咕咕直叫,感到饿极了。
就在这个时候,不知从哪儿飘来了一股香气,直窜入鼻孔。康熙帝大为振奋,闻着香气寻找,不远处果然有一个小店。店内有回族大爷正忙活着,他旁边的锅内正煮着一堆油乎乎的东西,不用说,刚才的香气就是从这个锅里飘出来的
康熙帝实在饿极了,一屁股坐下来,直接吩咐说:“赶紧来饭!”
那个大爷一看对方不是普通老百姓,自然不敢怠慢,连忙从锅里盛出一碗这个东西。并按照惯例拿了两个烧饼。康熙帝边吃边喝,吃得满身是汗,吃完后更是容光焕发,立马觉得精神百倍。康熙帝这才想起,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便问了一下。
大爷便回答说:“看来客官有所不知,我们这叫羊杂汤,就是用羊的杂碎做的。”康煕帝一听,又来了一碗,觉得越吃越够味儿,吃完后,一抹嘴,一首诗便从康熙帝口里吟了出来:
喜峰口外远,塞北古道长。
野鹿入柳林,八沟羊杂汤。
就因为这么一首赞歌,打那以后,平泉的八沟羊杂汤名声大振,乃至在关里关外,几乎无人不晓。外来的食客纷纷交口称赞:“难怪平泉的羊杂汤这么好,原来还受过康熙的皇封呢。”
之后,平泉的八沟羊杂汤传到了北京城,渐渐也成了受民间欢迎的一种风味小吃。再后来,北京人根据自己的口味,又添加了其他一些佐料,也就成了具有特色的京式羊杂汤了。
除了羊杂汤外,北京类似的小吃中,还有一种也跟羊有关,叫“羊霜霜”。
羊霜霜是啥玩意儿?
其实,羊霜霜也叫羊霜肠、羊肚。它是在羊肠子里灌上新鲜的羊血,然后在滚水锅里煮。此外锅汤里还配有系列杂七杂八的玩意儿:羊碎肉、羊骨头肉、羊筋头、羊骨头…羊身上那些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全都在汤里了。每当卖羊霜霜的小贩们叫卖时,就会大声高呼:“羊肚开锅喽!”
在从前,羊霜霜在北京城,可是相当的流行,简直跟豆汁儿一样普及。不仅在平时,而且在各种庙会上、集市上,到处都会碰到卖的。而且每家的口味都有不同,各有特色。
不过,羊霜霜,一般最好是在下午或晚上售卖,那个佐料好,味儿浓,为什么呢?因为通常屠宰场都在上午杀羊,那些店家上午得先去屠宰厂,买到新鲜的羊血。当他们把羊血带回家,然后用血灌肠子,再把一根根的羊霜肠码在大铁锅里,把水烧开,再一煮,羊血在肠子里很快凝固,变成白灰色,就像霜包血肠,因而人们管它叫“羊箱肠”。
等到羊霜霜做好的时候,时间肯定不早了,已经到午后或者傍晚了。因而,卖的时候,只有在下午或者晚上了。如果是早上卖的,肯定是昨天剩下的,不新鲜。
卖的时候,卖家推个车子走街串巷,大人小孩随意购买,甚至还可以半碗。你看那卖主先从热腾腾的锅里捞出白花花的羊霜霜,把它放在木板上,用刀剁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然后放在碗里,用羊汤涮上几遍,再给盛满羊汤。最后,卖主必定还少不了从作料罐里挖些芝麻酱、红辣椒油,以及绿莹莹的香菜,撒在碗里。这些红红绿绿的作料和鲜味,一阵扑鼻,不管在哪里吃,简直就是享受。
虽说这东西相当流行,但是有钱人和南方人不碰这等东西《天桥杂咏》中有一首竹枝词这样描述:
纵使荤腥胜苦脏,充饥何必饮灰泥。
清贫难得肥甘味,莫笑口生程度低。
看来,那些富人也算是没这个口福了。
羊霜霜不仅好吃,营养丰富,甚至还能防止腹泻。
相比之下,如今重庆的毛血旺,南京的鸭血肠,它们这些血产品仍然走红,不幸的是,羊霜肠却慢慢消失了。若能在某个集市上碰到这东西,就算是幸运了,那你可一定得尝一尝。
凯凯说美食今天分享的就和大家分享完了,谢谢大家的观看,记得关注凯凯说美食哦,凯凯说美食会每天为大家分享不同的美食!大家有啥想吃的可以私信、留言、评论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78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