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德国尽全力维持欧盟与欧元的阴谋

德国尽全力维持欧盟与欧元的阴谋

因为欧洲一体化进程“恰到好处”地停在弱邦联状态。社会福利和基建方面各国自己负责,而货币和市场的统一水平已经类似于统一国家,是欧盟走得最远的两个领域。

这意味着,工业最强的德国只需对其他穷国承担非常弱的邦联义务,就能像一个超级大国内部的发达地区一样,享受自由贸易制度下强势地区的一切好处。


上图是2010-2014年各国在欧盟框架下的净支出,德法英三国是深红色,其中德国最多,承担了……不到600亿欧元,平均每年120亿欧。

德国联邦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德国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6450亿欧元。

换句话说,如果把欧盟真看作一个国家,人口占欧盟16%,经济占欧盟21%的德国,只需要在GDP中付出0.46%,就能把整个欧盟变成自己的大市场,以及资本输出地。中国就算完美达成一带一路的目标,恐怕也没有“性价比”如此之高的市场条件。

更妙的是,其他欧洲国家即便认识到德国的经济压力,也无法通过货币贬值来增加本国的产品竞争力——你的货币也是欧元。所以政府就算濒临破产也不能印钱,还不能借贬值增加出口,只能找德国借高利贷,借到破产再承诺更多的让步。德国当然要“苦苦”支撑这种架构


英国人所说的一体化的威胁欧洲民主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从欧盟和希腊的谈判条件可见一斑。德国主导的欧盟对希腊法律拥有否决权力,希腊交付500亿欧元交给欧盟控制的基金,用来偿付外债。欧盟则有权利修改希腊的税制和改革养老金等等。但你很难说不是当年由欧盟大力推广的欧元区货币改革,塑造了今天的希腊格局。



希腊报纸上的默克尔

19世纪后期,奥匈帝国内部也是分成十几个地区,分别对帝国承担义务,只有市场和铁路勉强统一。十几个地区中,捷克拥有70%的工业,把奥匈帝国其他地区当成自己的倾销地。所以尽管捷克人不是统治民族,却高喊:“如果奥匈帝国不存在,我们也必须造一个出来!”。类似地,虽然德国是欧盟里唯一没有安理会固定席位的大国,却有最发达的工业,比法国和英国更热爱松散的联盟。

和中国做一番对比,或许更有助于大家理解德国的优势。

2016年欧盟总开支1550亿欧元,全部都算成德国对外的转移支付(夸大了好几倍),也不过占德国GDP的 5.8%。

再看我们:

2016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达到5.29万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3.2万亿元,专项转移支付2.09万亿元。

长三角,珠三角gdp总量差不多是中国大陆的四分之一,2016年合计18万亿。就算5.3万亿转移支付有三分之一是这两个地区向落后地区的付出(低估了),也是5.3/3/18≈9.8%。现在你知道德国为什么要竭力维持欧盟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5907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