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癌症曾被称为“老年病”,可近几年来患癌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了。在我身边就有不少患癌的80后,90后,甚至00后。新闻上也时常能看到年轻明星因癌症去世的消息。
罗京,淋巴瘤,48岁;
傅彪,肝癌,42岁;
梅艳芳,宫颈癌,40岁;
姚贝娜,乳腺癌,33岁……
癌症基因存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每个人都可能得癌。我们身上有一种“原癌基因”,只要受到外因刺激,或许就会被激活。随着癌症成为高发疾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管理,并热衷于寻找防癌抗癌的方法。
对此,09年就有医学研究人员发现,在已经提出抗癌的方式中,包括限制每日糖、盐的摄入;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适量吃粗粮、少吃加工肉制品,戒烟戒酒等,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适量运动。
关于运动,许多人都喜欢将“走路”作为日常的锻炼方式。走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在防病、抗癌、长寿方面功效突出。可事实上,普通走路远达不到锻炼效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每天走6000步约等于3至4千米行走距离,相当于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而且这6000步最好一次性走完,如此一来才能达到运动效果。走走停停、边走边玩手机并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两种运动方式甚至比走路更好,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第一种是大家都熟悉的跑步,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全民运动,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而言,跑步的效果要远远大于走路。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跑步5分钟所带来的益处相当于每天走15分钟。每周跑步两小时,坚持一年后,跑步者体重减轻,体脂减少,静血清中的甘油三酸酯也降低了。甚至还有研究表明,在跑步过程中,会刺激体内肾上腺素,激活机体免疫力系统,最终可以达到很好的抗癌效果。
另外一种方式是游泳,游泳属于全身性运动,和跑步一样都是有氧运动,它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心肺功能,以及肌肉耐受力。游泳可以刺激体内干扰素的产生,从而有助于预防癌症和复发。一项国外研究表明,游泳还有利于促进全身循环,对女性预防乳腺癌有益。
对于经常过敏的人群而言,游泳这项运动还有一定化程度上的抗炎效果。因此,如果你不喜欢跑步,不妨选择游泳,每次游泳半个小时,一星期至少3次,可增强机体抗体功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38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