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万物,皆有其度。度是审时度势,是进退自如,也是人生修为。世间万物都有其平衡的支点,这个平衡点,是为“度”。
说话要适度
柏拉图有句名言: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人人都会说话,但不是人人都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聪明的人懂得如何说话,懂得适可而止,不会口无遮拦。
知人不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苛尽,苛尽则众远。说话,是本能,但能说好话,则是修为。
办事要速度
一个人办事的速度,往往决定事情的成败。
很多时候,我们嫉妒别人所取得的成功!因为知道可以做成一件事,又不愿意去做,然后对自己的懒惰和无能产生愤怒,只能靠嫉妒和诋毁来平衡。
决定人生高度的,从来不是一个完美的计划,而是一念即起的执行力,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零。
胸怀要大度
《菜根谭》里说:“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此三者可以远害,更能养德。”
大度待人,其实也是善待自己,平和宽容地面对他人,既能让对方舒服,也能让自己收获内心的安宁。
人生在世,不斤斤计较是教养,宽大为怀是修养,与其争锋相对,不如一笑而过,宽心以待。
此谓大度看世界,从容过一生。
工作有力度
不苟就是不苟且、不随意,态度端正、一丝不苟;不懈就是不松懈、不拖沓;尽就条理,就是一切都有条有理。不管这份工作你喜不喜欢,只要在其位,就要履其职,工作有力度,事事有着落。
能够做到的人,即使不是大富大贵,但一定是小富久安,哪怕没有大成,也会常有小获。当你用力工作,踏实进步,也就开启了你的自我进阶之路。
读书有厚度
袁枚曾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是不一样的。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将读书分为了三个境界。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年少时由于自身阅历有限,读书只能如缝隙中看月亮,管中窥豹、一知半解。
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中年时,由于阅历的增长,对书本的理解也愈发深刻,这时候的读书,是经世致用。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人生行至暮年,能够以释怀的心态把玩书本,以我观书,以书观我,方能得书中三味。
当你真正爱上了读书,享受一个人遨游书海的时光,便达到了读书的最高境界。
视野有宽度
“谋大事者首重格局”。而决定格局的,是视野。视野的宽度,决定了你对自我的拓宽程度。
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不同的视野,形成了不同的人生格局,也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际遇。
常常抱怨命运不公,事实上,那是因为我们格局太小,视野太窄。
追求有高度
有句谚语说: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
一个人的未来,就是这张大饼,而是否能烙出满意的“大饼”,则取决于烙它的那口“锅”,也就是你所追求的高度。
歌德: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
有怎样的追求,就有怎样的命运。你追求的高度,就是你所能达到的高度。
人生好在有度。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做到恰到好处,是人生的最大学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09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