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你的不开心,源于你拒绝孤独

你的不开心,源于你拒绝孤独

大部分人总会每天清晨或晚上不开心,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觉得烦躁和不想说话。

有时候脑里会浮现出感情、生活或工作中一些不开心的事,然后顺带着负能量就出现了。比如说生活的不如意,生活琐事无名的烦躁等,这些好像在某一个瞬间集中爆发了一样。

但这种不开心又不会持续太久,当我们或刻意去调整一下,这种状态就能得到改善,那么这种情绪是正常的吗?又该如何调整?《自在成长》的作者也是心理学家的李子勋老师给出了以下的方案。

感受自己的存在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习惯读书和写作、运动的人,如果一天不去做这些事,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而不习惯做这些事的人如果偶尔做一次这些,也会浑身不舒服。

从以上也可以看出同样的不舒服状态却有着不同的成因,而一种是因为正向力量,一种是因为负能量造成,但结果是否一样?

当然是不一样的!这两种不舒服区别在于:一种是因为进步的力量导致的自责与不适应;而另一种不则是因为懒惰或应激导致的不适应。

从心理学上来说:第一种不舒服感是基于自己成长需求,成为自己的一种意愿;而第二种不舒服状态实际是自我缺失感。也就是说没有感知到自我存在感,那么什么才算感觉自我存在呢?

哲学家说过:你之所以感觉不到自己存在,是因为没想清楚是谁在感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你想清楚感知对象,才能找到令自己舒服或不舒服的根源,而这些又与我们身体的快乐因子相连接。

如果我们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大,那么就能很快给自己快乐或不快乐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改变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

李子勋老师认为快乐是一种能力。而那些不快乐的人,或者睡眠不太好的人,想要改善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

第一,更换环境。当失眠或不快乐时,可以尝试换一张床,换一个房间,或者换一种入睡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新环境能改善心情与状态,也就能逐渐改善睡眠和快乐的能力;

第二,换一种思维去思考。比如说多考虑假如睡眠不足,对现实就会有很多的影响,找到自己焦虑的原因,归纳不快乐的因素,然后一项项去解决;

第三,治愈自己。多问问自己哪些是自己不喜欢的?哪些是求之不得的?然后安慰自己事实就是如此,在意也没有用。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自己想通是哪些原因导致自己不快乐,才能慢慢从焦虑中走出来。

以上三点在于对自己做一个分析、整理情绪和总结思考,当问完以上这些问题时,所有的不快乐情绪就会好一些。

不过改变的前提是客观、冷静的去分析自已,既不能认为自己“有病”,又不能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有问题,而是要客观面对现实,并肯定自己,这样就会具备逐渐改变自己的能力。

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所有的情绪和不快乐的因素都来源于我们的内心。而触及内心感触的必定是生活中一些令我们担忧和无法掌控的事情,比如工作不稳定,对生活没有安全感,亲人健康出问题或为自己的未来担忧等,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内心能量的涣散,所以才会产生不快乐和焦虑,让自己显得沮丧。

但是换种思路,正是因为生活中这些不愉快才让我们不断地思考,不断在孤独和痛苦以及无意义中寻找生命的意义,才让我们不断在繁琐和苦难的生活中努力工作、交往、恋爱和创新,才有机会拥有更美妙的生活。

这是因为当我们真心投入一件事时,我们脑海中更多呈现的是为如何实现目标而产生的思考,那么那些胡思乱想和不快乐因素就会躲得远远,因为时间早已被目标和喜欢的事充满。

而想要拥有踏实笃定的生活,就需要我们有一个较大的兴趣或追求的目标,然后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

今日话题:你生活中出现的不快乐情绪的因素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欢迎评论、转发、收藏、点赞,和我一起每天读书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5436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