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做事情三心二意,多半是专注力没培养好,这样保护孩子专注力

孩子做事情三心二意,多半是专注力没培养好,这样保护孩子专注力

开学已经将近半个月了,给孩子辅导作业又成了各位家长每天下班后的一道难题。说起辅导作业,让人挠心的不是小朋友的各种奇葩脑洞,而是孩子根本集中不了注意力,写上2道题就要去上厕所,一会儿渴了,一会儿肚子疼......

总之他能想出各种理由来逃避写作业。你给他讲题的时候他也全程在开小差,一道简单的题你温柔地讲一遍他思想乱跑,非得你提高声音,严厉地讲到第三遍时他才能懂,真的是把人能气死。

孩子写作业之所以老开小差,多半是因为他的专注力没培养好。

专注力是一项很宝贵的能力,对孩子来说好处多多,它可以:

1.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专注力强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在课堂或者习题上,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更容易吸收老师讲授的知识。单位时间内学习效果更强,学习成绩也会比注意力不强的孩子高很多,学习负担也会更轻。

2.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专注力强的孩子从小的时候就容易对各种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从而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无论是拼图、积木还是美术、音乐、读书等都是他们涉猎的范围,这样的孩子好好培养必定会多才多艺。

3. 锻炼孩子的毅力

专注力强的孩子做事情很有恒心和毅力,他们愿意投入自己的精力去解决事情直至出现结果。长久下去就会养成孩子沉着冷静处理事情的好习惯,让孩子成为一个可靠的有担当的人。

4. 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当孩子集中做一件事情,并且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后,就会越发迷恋这种感觉。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他的自信心也会随之上升。

专注力是孩子生下来就具有的能力,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好的训练和保护,它是会衰退的,很多小孩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可能就是他的专注力遭到了破坏。

生活中有哪些行为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呢?

1. 经常打断孩子

孩子专心玩玩具、吃饭、研究新东西的时候家长老是打扰孩子,不是拿另一个玩具来逗孩子,吸引孩子注意力,就是一会儿问;“宝宝累不累,要不要喝水”,总之不让孩子认真玩。这样长久下去,孩子做很多事情都容易三心二意,很难静下心来,做事情往往三分钟热度。

2. 经常干涉或指导孩子

很多家长在孩子研究新玩具时总嫌孩子学东西慢,一直做重复的动作,所以就喜欢指导孩子,不让孩子自己摸索。孩子拼图、画画、摆积木时父母经常干涉孩子,让孩子依照他们的想法来做。“把这块拼图摆在最下边”、“天空应该是蓝色的啊,不能染成红色”、“积木应该先摆底下那块,颜色要统一才好看”……

这种行为对孩子专注力是很不好的,频繁打断和干涉孩子做事情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还会影响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给孩子太多选择

很多家长在陪孩子玩耍时会给孩子很多玩具和书籍让他玩,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养成浮躁和注意力涣散的坏习惯。孩子通常这个玩具玩两下就换下一下,这个摸摸那个摸摸,很快就厌倦这些玩具,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

4. 对待孩子的重复不耐心

小孩子总喜欢反复玩同一个游戏、看同一本书,家长陪孩子玩耍时总觉得无聊,干涉孩子让他去玩别的游戏。再比如说带孩子去动物园玩时,当孩子专心看一个小动物时,父母常常担心时间不够没法把整个园区玩个遍,就不断催促宝宝快点走,孩子的蓬勃发现力和注意力也被无情地打断了。

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旦碰到吸引他的事物,就会忘我地投身其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惊人。如果这个时候家长没耐心,老是催促孩子,就很容易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5. 没有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

孩子专注力不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集中精力玩玩具或者看书时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有些家长就很喜欢把客厅的电视声音放很大声,或者一群人在家里聊的火热,让孩子没法静下心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经常在嘈杂环境下生活除了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还会让孩子急躁易怒,坏处很多。

6. 没帮助孩子建立兴趣爱好

如果孩子从小就有一个需要他集中精力投入的兴趣爱好,如看书、拼积木、画画等,那么他的专注力一定不会太差。但孩子的兴趣爱好往往是需要引导和培养的,如果家长没能帮助孩子发展他感兴趣的事物,那么他的专注力可能会比较差一点。

那么,怎样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

1. 不要打断孩子

当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不要打断孩子,让他自己玩就好。只要孩子没有哭闹,所玩的东西也没有危险就行了,但对于特定的类似吃饭、睡觉等对时间点有要求的事情例外,不能扰乱孩子正常的生活作息。

2. 鼓励孩子的探索行为

最好的“保护”就是自由,孩子在集中注意力探索新事物时家长不要干涉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小孩子的动手能力有限,只要他们肯努力尝试一件事,不轻易放弃,就已经非常了不起,大人不必将结果看得太重。家长保护孩子的探索行为,就是在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3. 帮孩子找到他的兴趣爱好

孩子2岁左右家长就可以帮助他寻找兴趣爱好了,家长可以带孩子多探索一些新鲜领域,让孩子找到属于他的兴趣爱好,能专心做自己的事。有一个能静下心来消磨时间的兴趣爱好对提高孩子专注力很有帮助,希望各位家长能支持孩子的爱好。

4. 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想要静下心来集中处理一件事情时通常所处的环境也要安静,安静的氛围更有助于思考和学习,所以家长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供他认真玩耍的安静场所。

5. 不要给孩子太多选择

家长最好不要把一箱子的玩具都给孩子,让孩子一股脑全都倒出来玩,太多玩具都在地上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家长每次给孩子2—3个玩具就可以了,等他玩够这些放回原处再让他拿别的玩具玩。

6. 吃饭时不准看电视

很多家长吃饭的时候喜欢看电视剧下饭,同样哄孩子吃饭时也用看动画片吸引孩子注意力,这样其实很不好。吃饭时看电视孩子通常咀嚼食物次数会减少,很容易便秘或消化不良,长期看电视对孩子眼睛也不好,是个不好的习惯。

吃饭就应该专心吃饭,桌子上的玩具应该收起来,电视机或者手机也要关掉,让孩子专心自己动手吃饭。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自己也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7. 杜绝孩子玩电子游戏

电子游戏充斥着各种声音和光影的刺激,对孩子大脑发育非常不利。电子游戏容易让孩子兴奋,从而静不下心来学习和思考,特别是有些孩子玩游戏上瘾,再想改变就很困难,所以要杜绝小孩子玩电子游戏,手机儿童游戏也需要限制次数。

8. 陪孩子玩培养专注力的游戏

家长可以陪孩子玩一些类似拼图、积木、捡豆子等培养专注力的游戏,等孩子熟悉后可以缩短完成时限,增强孩子的有效注意力时间。家长也可以多让孩子做一些指示清晰、要求明确的事,每次给孩子布置一个简单的小任务,循序渐进,慢慢叠加,孩子的专注力也会一天比一天提高。

如果孩子专注力不够,家长也不必着急,因为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的,不要强求。

2岁以下:以无意注意为主

2岁:约7分钟

3岁:9分钟

4岁:12分钟

5~6岁:15分钟

6岁以上:逐步由15分钟过渡到30分钟或更长

注意:如果宝宝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过分专注自己的手里的玩具,对别人的一举一动视而不见,对他人的呼唤也充耳不闻,不开口说话,也不与人交流。或者对车轮、瓶盖等圆形可旋转的东西,甚至会对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体产生依恋行为,那家长应该怀疑宝宝是不是有心理疾病或是患了自闭症。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欢迎关注艾儿宝贝,艾儿教您如何科学带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6205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