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夫妻共同参与育儿不理想的家庭有很多,有的是丧偶式育儿,有的是育儿观点不同,引发争执,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无论怎样,宝爸宝妈都尽量协调好,多学习,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
01
“孩子爸爸一天到晚都不管孩子,好不容易和孩子玩一次吧,还嫌孩子不听话,孩子要个东西,他不给,说不能惯,让她哭吧,孩子眼巴巴地看着爸爸,哭够了,还看着爸爸,不停招呼爸爸,说爸爸在粘宝宝,好像故意在讨好他。”
“我不反对管孩子,但是你得分怎么管吧,让她哭,不理她,她就不会用哭来威胁了,这谁都知道好用。但难道就不明白这种方式有多冷漠,对孩子身心影响多不好吗?”
大部分的家庭父亲角色都是相同的,这一点妈妈心态先要放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宝爸一天到晚都扑在工作上,好不容易晚上下班了,想好好有点娱乐时间,刷刷手机,看看电视,不想让孩子来打扰,孩子有点不听话或者不顺从,就大声呵斥,或者任凭哭闹,置之不理,表现的让正在厨房忙的宝宝妈妈非常担忧,不禁内心想,这样的方式对宝宝的培养真的好吗?会不会对宝宝的身心造成引导,要怎样和宝爸沟通才能听进去呢?
02 爸爸做好妈妈的育儿好帮手
妈妈每天带孩子非常辛苦,有时候非常希望有点自己的时间,也想让孩子得到有质量的父爱,所以非常希望爸爸能每天帮帮自己。
所以,宝爸要尽量多参与育儿,有关研究表明,每天被宝爸陪伴两个小时以上的宝宝更聪明。
但很多宝妈都会发现,在家和宝爸沟通很困难,要不闭口不答,要么不想听,那么不如写出来吧,用信的方式,通过纸或者微信传达给他,这样彼此都会多一些冷静思考的时间。
沟通效果也会好很多,告诉爸爸你的心里话,宝爸和宝妈能通力合作,共同培养宝宝而形成合力。
有时间多学点育儿知识
爸爸是家里的支柱,但也需要圆满不同的角色,不是光做一个好员工,好领导就可以,除此之外,还应该是一个孩子最喜欢的宝宝。
“每天要么拿着手机要么对着电脑,不是刷快手,就是玩游戏,孩子想和他玩会,也是让孩子一起看手机,孩子哭闹不停,显得非常不耐烦,觉得孩子不听话,又不去学点育儿知识,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姐妹说自己的困惑,她说好想让宝爸有时间抽空补点育儿知识,感觉用来刷某手,看段子,大好的时间真是太浪费了,否则根本不知道怎么陪孩子,也不知道孩子每个阶段有什么样的表现是正常的。
其实,这也是大部分爸爸欠缺的,很多爸爸都觉得育儿毕竟是妈妈做的事,自己也就没有理由去看书学习了,但有一些爸爸做的非常好,他们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每个阶段孩子的特点,有什么需求,要买什么书都会了如指掌。
孩子表现的就比较成熟,也比较乖巧,懂的也比较多,而每天爸爸参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就比较弱,所以做个科学育儿的爸爸还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不是每个宝爸都是爱学习的父亲,但为了孩子的成长,培养一种新的好习惯还是非常重要的。
把育儿当成事业
有时候爸爸会觉得孩子很烦,这是因为没有把陪伴孩子,教育孩子放在首位,因为在心里这不是最重要的事,或者觉得这不是自己相关的事。
因为有这种心态,孩子打扰到自己或者吵闹的时候,不会想到孩子怎么了,怎样满足孩子的需求,趁机教育孩子,而是感觉孩子非常烦。
当我们非常积极主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在遇到困难或者解决不了的情况就会觉得没有什么,但如果非常被动地做一件事,就会觉得很烦,度日如年,一点都不快乐。
想让孩子不烦,不打扰自己很容易,孩子是最走心的,很清楚知道谁在用心陪他,他就愿意和谁在一起。
如果他几次找过你,你不理他,就这样不管他几天。他就自己玩,不会哭,不会找你,大人说一句话他就立马止哭,即使划伤了磕倒了摔疼了也不吭声,会很“乖”,但也会直接走上自闭和抑郁的道路。
所以,爸爸首先要转变心态,把育儿当成自己的事业,这样你会发现和孩子在一起不仅不是麻烦的事,反而会觉得陪伴和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成就感的事。
多陪伴,多用心,才能多了解孩子的需求
很多爸爸说,我也想陪孩子,但是玩一会他就自己玩,感觉用不到我了,我难道还在旁边看着他玩?
前面说,爸爸觉得孩子烦,想控制她,让他乖乖听话,这是不想陪孩子,这是态度的问题,但如果想陪,又不知道怎么陪,这是方法的问题。
我们首先想一下,我们养育的毕竟是需要爱与被爱的,一个完整人格的社会人。
如果一边看着手机,一边假装和孩子在玩,就没有互动,孩子叫你,你也不会有回应,这样孩子就会觉得非常无趣,还很累,还不如自己玩。
而如果能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多用心,就会知道孩子的需求,和孩子互动起来,还能教孩子知识和方法,孩子自然感觉有新鲜感,也就会一直希望玩下去。
03
该沟通的时候就是要好好说出来
“你看看,这孩子现在越大越不听话,总想用哭来达到目的,什么东西都是“我的,我的”,这不是惯出来的吗?”
宝爸生气地对宝妈说,旁边是正在嚎哭撒泼的宝宝。
“你光知道孩子哭不对,但是孩子这么大不都是爱哭吗?这些表现都很正常啊,是需要我们不断去引导的,你有了解过两岁到三岁的宝宝心理特点吗?他们就是通过不断地强调自我来完善人格的。”
“撒泼人多的时候怕影响别人,可以心平气和地抱边上去哄,但不是要啥都不管,觉得她不对就让她随便哭,就是想不让孩子拿哭当武器,她哭是有心里诉求的,只是想大声告诉你,因为小声不哭你听不到心里去。”
“宝宝的哭很多时候也是和别的小朋友学的,以前其他小朋友和她抢东西,就哭,宝宝就全给了,对待外面小区的孩子,很多次都是如此,宝宝显得特别懂事,但那时我感觉欣慰又觉得特别心疼,这个年纪都知道用哭达到自己的需求。她现在本该随便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年纪,怎么能有那么大心理支撑,没有什么私欲呢。”
“别人看到的只是宝宝的一个片段,只有爸爸妈妈才有耐心去懂得和接纳宝宝的全部,不会断章取义。
孩子大点了,懂事了,我们可以给她留出反省的时间
比如我们可以看看书,静一静,她看到了自己也会停止哭闹,自我反思,不会在不懂的年纪觉得爸爸妈妈不爱她。”
宝妈一口气把憋在自己心里的话全都说出来了,宝爸的情绪顿时就缓和了。
就这样,两个人在宝宝通过表达自我而哭闹的时候,再也没有起过争议,宝爸也没有那么急躁和不理解了,会积极主动地帮助照顾,陪伴宝宝。
很多宝妈看宝爸平时上班太累了,遇到分歧也不会说那么多,也想让宝爸有点娱乐放松的时间,怕给宝爸压力,但有些东西就要及时沟通,不然很可能就用了错误的方法去培养孩子,还会影响家庭和谐的氛围。
毕竟,妈妈一个人的力量终究太单薄,无法支撑。
当然,如果宝爸觉得学习育儿知识太无聊太难了,那就只管放心宠她爱她吧,只要有爱,心就一定会在那,就会自然而然知道如何培养孩子,而且宝宝越大越懂事,越来越追爸爸,依恋爸爸,想要和爸爸玩,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假装自己很严厉,严厉的像个四十年代的老父亲
总之,要多理解,多懂得,多暖语,多拥抱,多一起玩,这几点就足够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作者简介:85后全职妈妈,经济学专业,从事过养生保健师,高级灸疗师资质。喜欢中医,育儿,热爱学习,分享,欢迎关注,一起交流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67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