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格勃档案中记载,有一名叫奥列格·卡卢金的将军,是克格勃历史上官职最高的叛国者。据说,曾被他出卖的克格勃在西方国家潜伏的情报人员不下十几位,甚至有3位是在美国情报机关身居要职。因此,即使是现在,俄罗斯依然耿耿于怀。
2002年3月26日,俄罗斯驻华盛顿领事馆的官员,约见了退休后移居美国的前克格勃将军奥列格·卡卢金,当面递交了俄安全局向其下达的传票。传票限其在2002年3月28日以前,返回莫斯科的俄联邦安全局总部,接受法庭讯问。
第二天,这位前苏联克格勃的军官,就出现在媒体面前公开宣称,他断然拒绝接受这种毫无根据莫须有的传票。并且,这些指控程序其实是对他实施的一种打击报复行为,他坚决抵制这种邪恶势力。那么,这个奥列格·卡卢金究竟是何许人也呢?
1973年到1980年的7年间,奥列格·卡卢金曾经先后出任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对外反间谍局局长和第一总局的局长。
1995年,卡卢金移居美国。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他被誉为是“克格勃的揭露者”。学语言出身的卡卢金,非常热爱写作。定居美国以后,他先后写下并出版了《卢勃扬卡即景》、《克格勃第一总局》、《化为灰烬的桥梁》和《再见了,卢勃扬卡》等著作。
当然,这几本书都是针对苏联克格勃内幕的一个大暴露。书中不仅系统地揭露了多年以来,苏俄针对美英等西方国家所策划的一系列的间谍活动。而且,书中还指名道姓地供出了一个又一个,深藏在西方国家各个领域的苏俄间谍,甚至包括为一些假变节的克格勃双重间谍。
第一总局,是苏共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的下属机构,主要从事对外侦察任务。而奥列格·卡卢金少将,就曾领导该局的对外反侦察工作。所以,卡卢金揭露的内容,显然不是道听途说,而是不容辩驳的事实。这些都来自于卡卢金的工作经验,也有老侦察员的交谈和其他渠道。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苏共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特工,曾与卡卢金在一起工作多年。1999年,索科洛夫出版了《美国中情局设在克格勃的超级鼹鼠—侦探讲述》一书,书中揭穿了卡卢金的真实面目。他断言在4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破获的许多苏俄间谍案,几乎都同他的出卖有关。
1959年的夏天,苏联海军舰队在波兰格丁尼亚港进行友好访问。7月7日,一名驱逐舰的舰长尼古拉·阿尔塔莫诺夫,以钓鱼为由和波兰情人爱娃·古拉乘快艇驶向大海,此后两人再也没有返回。没过几天,尼古拉·阿尔塔莫诺夫和爱娃·古拉在瑞典出现,并立即申请政治避难。
不过很快,他们二人的申请得到了瑞典政府的批准。当时,美国驻斯德哥尔摩的中央情报局的工作人员,对这名来自敌营的叛逃人员,颇感兴趣,于是阿尔塔莫诺夫就被送到了华盛顿。经美国中情局多次审讯,他交代了所知的有关苏联海军舰队的情报。
拉尔克,即尼科尔斯·沙德林,美国国防部侦察局工作人员,也是当初叛逃的尼古拉·阿尔塔莫诺夫。接着,这位叛逃者决定向祖国赎罪,同意与克格勃合作。当时,跟拉尔克接头合作的克格勃特工,就是《超级鼹鼠·卡卢金》的作者索科洛夫。
合作期间,拉尔克提供了2名克格勃变节人员,原第一总局工作人员戈利岑和第二总局原副处长诺先科的情况。但是,随着双方深入合作,索科洛夫总感觉一些异样。为此,索科洛夫交给拉尔克一台特殊相机,让其拍一些重要资料,可他拍的胶片都是黑的。
后来清楚了,拉尔克原来在跟克格勃,上演了一出双重间谍的戏码。因此,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决定,对拉尔克实施抓捕行动。并且,将其绑架至捷克斯洛伐克,再带回莫斯科。所以,克格勃反间谍人员首先要想办法,将拉尔克引诱至奥地利的维也纳。
接下来,克格勃高层决定把拉尔克,即原来的苏海军舰长尼古拉·阿尔塔莫诺夫绑架回国的行动,交给了卡卢金全权负责。于是,维也纳的抓捕双重间谍拉尔克的行动,就在卡卢金的领导下,按部就班地全面展开。但最终结果,拉尔克却死在回莫斯科的途中。
后来,对此事件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卡卢金自己的说法,另一种是索科洛夫个人的看法。
卡卢金的说法是:拉尔克在被带到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边境时,已经处于无意识状态。当时是夜里,抓捕人员拿着手电把拉尔克从车里抬了出来,却发现拉尔克已经死亡。
而索科洛夫的看法,则是基于了解此案的老侦察员的讲述,拉尔克在维也纳曾用过氯仿麻药,等到了捷克斯洛伐克边境时,拉尔克一切正常,下车时还不断问,你们这是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我?然而,不知为什么?卡卢金给其脸上捂上浓度更高的麻药手巾。
于是,拉尔克被麻昏了,当时抓捕小组有一名医生,就坚持要为拉尔克注射抗麻醉针,然而,卡卢金表示反对,结果拉尔克还没到莫斯科就驾鹤西去了。事后,索科洛夫坚信麻醉手巾里有毒药。因为,拉尔克不能活着被带回莫斯科,因为他知道的内情太多了。
按照美国法律,卡卢金应受到追缉,他有蓄意绑架美国公民尼科尔斯·乔治·沙德林的嫌疑。但美国方面却毫无动静,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所以,这也是索科洛夫对其产生怀疑的要素之一。另外,就是读过卡卢金的《克格勃第一总局》以后,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怀疑。
索科洛夫和卡卢金二人是在克格勃总部相识,当时两人都是年轻的军官。但随着卡卢金飞速升迁,很快便成为克格勃史上最年轻的将军。于是,各种奖励接踵而至,甚至一些大佬像安德罗波夫、切布里科夫、克留奇科夫和巴卡京等人,都十分赏识他。
不过,索科洛夫用自己的书来揭发卡卢金的变节,索科洛夫根据分析认为,卡卢金在书中做出的一切解释,均有利于他自己。比如:他否认出卖谍报员利普卡的事实,但他在书中却写道,克格勃的一名潜伏间谍被安插在美国国家安全局,从事销毁机密文件的工作。
罗伯特·利普卡,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一名普通军士,从事精密文件的销毁工作。当年,利普卡曾经毛遂自荐,想为苏联情报机关提供服务。1997年,因为卡卢金的书,利普卡被逮捕。随后,因间谍罪被判长期监禁。卡卢金为自己辩解,1993年美国FBI就对他开始调查了。
2012年6月22日,俄罗斯法院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宣判卡卢金“叛国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15年。法庭认定,卡罗金的回忆录以克格勃下属第一总局为故事原型,叙述了自己32年的克格勃的生涯,暴露了一些为前苏联工作的美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导致他们被捕。
同时,他还泄露了前苏联驻国外的使馆、领事馆,某些苏联外交官的间谍身份。卡卢金知道自己被俄罗斯法院判刑之后,说自己是政治报复的牺牲品,他坚决否认曾经以任何形式服务于美国的间谍机构。而缺席这场审判,是他对克格勃同事的无情嘲讽。
这里小编要说一下,卡卢金所说的这个同事,其实就是现任俄总统普京。因为,普京在克格勃的时候,二人就矛盾重重。甚至普京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声称,卡卢金是一个“叛国者”。而卡卢金则回应说,只要普京还在任一天,他就不会再回俄罗斯。
我们知道,间谍活动总是难以探询出事情的真相。如果间谍不是当场被抓或他自己不愿承认的话,就算他认罪,也很难确定真相。卡卢金曾说过,自己过得很好,终于是一个自由的人。可见,他投入美国怀抱,看来是想拥有充分的自由,结果还算不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37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