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3月16日报道,国家卫健委高级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国家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提出了“群体免疫”的观点,这是对民众不负责任的做法,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
3月12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英国进入抗疫的第二阶段-拖延阶段。简单来说,英国不再采取严防死守的防控措施,而是容忍疫情缓慢发展。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朗斯表示,当全国人口60%人被感染并康复后,疾病暴发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而英国目前约有6600万人口,即有4000万人需要感染新冠病毒。
据英国请愿网站,已经有超过25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字,呼吁英国政府用更加积极的方式应对疫情。外界普遍认为,英国群体免疫的做法是一场豪赌,是拿所有人的生命在冒险。
中国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解释了英国群体免疫的逻辑,目前英国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只有1%,大部分感染人群为无症状和轻微症状,可以靠免疫力自愈。英国政府希望把医疗力量集中在救治重症患者身上,而不是遏制疫情传播上。
目前群体免疫的逻辑只是在理论上验证,在现实中能否成功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放任疫情传播,免疫力比较低的老年人“中招”几率会大大提升,死亡不只是统计的数据,而是生命的逝去和家庭的破碎。
不仅是英国,法国和瑞典也纷纷对病毒投降。15日法国教育部长布朗盖表示法国对待疫情的防控措施是“延缓”而不是“阻止”,最终50%-70%的人感染,病毒就自动停止传播了,瑞士也于12日表示,政府没有能力阻止疫情的传播,对于感染者也没办法追踪,将停止对疑似病例和轻症患者的检测。
新冠疫情出现后中国第一时间采取封城措施,最大程度的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以牺牲经济为代价要求企业停工、学生停学,呼吁民众居家隔离,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民众不被感染。
目前,多国向中国请求医疗援助,并希望学习中国的先进经验。中国已经向多国派出了医疗队,中方表示中国愿意进最大努力展开国际合作,和世界各国共同打好这场防疫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67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