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春季饮食养生,需要多注意

春季饮食养生,需要多注意

春天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反复无常,人体免疫力和防御功能极易下降,诱发感冒等疾病。此时如果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能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增强体魄,还容易消化,保护肠胃。

  中医讲究“顺时养生”,春天的时候正是万物丛生之时,在中医古籍《素问》中提到:“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个季节是气候由寒转温,大自然中万物复苏、草木萌生之际,顺时养生的说法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宇宙的阳气生发了,在五行对应五脏和四季养生来说,“肝属木,与春相应”,即所谓“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因此,春季养生的重点,就在养肝。

  春季养生重点是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努力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以保证肝的舒畅。情绪上要乐观,不宜抑郁或发怒,不要过分劳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要做到“恬然不动其心”,就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想在春天好好调养体质,重视日常茶饮,是最方便又有效率的途径。春季比较着重在“轻补”,避免使用“温补”或“大补阳”之药材。像党参、决明子、仙鹤草、枸杞子、紫苏等,都十分适合在春季搭配作为茶饮来饮用。其实,花草茶和中药一样,也要因人而异。只有依照身体状况选择需要的花草茶,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另外,韭菜、葱、蒜都是春季当令时蔬,具有益肝养阳之效。

  “多主少副” 即多吃主食,少吃副食。春天风多雨少气候干燥,气温变化反复无常,人体免疫力和防御功能极易下降,诱发一些春季常见的疾病。此时可以多吃些主食,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既经济又能直接转化成热量,提供身体基本所需。此外,春季应注重调养脾胃,而米饭与大鱼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能很好地保护肠胃。

  “多菜少果” 即多吃蔬菜,少吃水果。春季以养肝为主,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有疏通血管和肠道的特殊功能,肝和心都喜欢它,蔬菜能帮助肝脏尽快实现蛋白质、糖类、脂肪代谢;若缺少它,肝脏代谢就差。少吃水果并不是说不吃水果,而是要适量的吃。春天气温回暖,人们爱吃酸甜的水果来解渴。但水果含有较多果酸,属生冷食物,吃多了容易伤害脾胃。

  饮食不主张进补春季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过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另外,春季饮食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选择,普通健康人群不主张大量的进补。

  春燥固然和空气干燥、湿度低有很大关系,而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身体水分、维生素和优质脂肪储备下降,都会引起诸多春燥反应。所以,早春时特别需要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深海鱼油,这样可以避免和治疗让人烦恼的“上火长痘”,保持肌肤滋润。

  根据春天阳气生发的特点,春季的进补应该以轻松疏散之品为宜,滋腻之品为忌。应选择平补、清补的饮食,提高正气,清化郁热。大米、小米、薏仁米、荞麦、黑芝麻、豇豆、扁豆、黄豆、赤豆、豆浆、山药、大枣、核桃、栗子等,性质平和,具有补脾益气好处。春天要注意少吃寒凉、油腻、难消化的食品。

  一定要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白菜、油菜、西红柿和柑橘、柠檬等新鲜果蔬,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富含维生素E的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本文章与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0633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