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战后日本五十年:短命的首相大平正芳,乌鸦嘴一语成真

战后日本五十年:短命的首相大平正芳,乌鸦嘴一语成真

福田赳夫的继任者大平正芳,是个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人,他毕业于东京商科大学,也就是现在的一桥大学,后进入了大藏省。在池田、佐藤、田中、三木内阁中担任过众多的要职。

大平之所以能够登上首相宝座,绝不是福田所说的老天不开眼之类的谬论,而是完全因为一个人的努力,他就是隐居幕后的田中角荣。在诉讼中,田中全面否定了检方对他的起诉,并且最终以他在政界的影响力而打赢了官司。

而在摆脱了牢狱之灾后,田中角荣不但没有退出政坛,而且是越来越活跃,他以“人数即为政治”的信条不断扩大着自己的派系,最鼎盛时曾经拥有120多名议员的大集团,这样庞大的势力,完全可以左右政权走向。

大平正芳之所以能够击败外界普遍认为占有优势的福田担任首相,就是由于田中的全面支持,田中通过帮助盟友大平担任首相,再次掌握了政权的钥匙。

就在大平正芳登上宝座之位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国际形势处于东西冷战构造的时期,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受到了威胁。而在日本国内,由于受国内资源所限,日本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极限,经济的停滞不前使得自民党内部的各部派阀政治弊端都爆发了出来。

大平正芳对于当下的形式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很早就提出了日本经济要与美国脱离的思想。他认为日本经济受到美元的影响过大,而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会使得日本经济难以发展。

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土崩瓦解,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规定已经破灭,美元权威的时代也已经拉上了帷幕,所以大平已经开始在他的施政方针中考虑,既利用美国,又摆脱他的控制,这就是所谓的大平“保守本流”的意识。

1979年6月,东京第一次主办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会议就各国石油进口量达成协议,并在台面下进行了激烈的讨价还价。日本为了和美国和欧美各国抗衡,把石油的进口量生生的控制在了630万~690万加仑,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美国和欧美各国在石油上对它的控制。

在内政方面,大平最花费心思的是重建财政和实现增税,1979年的上半年,他在各处演讲时都表明了对通货膨胀的担心,表示削弱财政支出的政策效果已经达到了极限,呼吁国民对“增加所得税或消费税予以悲壮的理解”。

日本人的理念是,国民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支持国家和政府,但是战前的那种军国主义状态一去不复返了,日本国民对他的想法,反应极其冷淡。说白了,谁也不想多掏腰包,给政府的错误买单,去给那些整天消费国民的税款却对国家没有什么贡献的公务员买单。

在众议员的大选前突然又爆出了日本铁路公团人员假造出差名义骗取补贴的事件,一时激起千层浪,国民对公务员滥用公款的行为恨之入骨,纷纷要求大平内阁在征税前,先把公务员的作风整顿好。

面对一厢情愿的征税行动,大平只好灰溜溜地撤回了增税的计划。

随后,自民党在众议院选举中大败,前首相福田赳夫企图逼大平辞职。大平面对威胁斩钉截铁地说:“让我辞职不如让我去死!”

我不知道,大平当时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恐怕他自己不会想过,他真的一语成偈。

随后,在众议院进行的首相选举中,自民党提出的福田和大平两个候选人,结果大平连任首相。

但是,不幸的是他在1980年6月12日,突然急症去世了。可以说,大平的首相生涯不明不白的,他一心想要做很多事情,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都戛然而止。短命的内阁,短命的首相,似乎预示着日本的一个时代行将就木。而另一个时代又是什么样子呢?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大胡子二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837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