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买超
马尔科夫与妻子
1978年9月7日,流亡英国的保加利亚作家格奥尔基·马尔科夫走在伦敦街头,忽然感到大腿后部一阵刺痛。他转过身,一柄雨伞掉在身后地上,一名男子匆匆说了声:“对不起”,俯身捡起伞,迅速离开了。对这场小小的意外,马尔科夫不曾在意,继续赶路。
当夜,马尔科夫发起高烧,迅即陷入昏迷,连夜赶来的医生却查不出病因,一筹莫展。四天后,马尔科夫在痛苦中死去,终年四十九岁。
在保加利亚时,马尔科夫的作品屡遭封杀,后流亡英国,供职BBC,发表大量抨击保加利亚政府的作品。他在各大电台接受采访,发布演讲时,也时时矛头直指保加利亚的政治现实,成了保加利亚政府口中的“国家公敌”。
考虑到马尔科夫特殊的身份,他蹊跷的死亡引起英国警方怀疑,对其尸体进行了解剖。法医在雨伞刺入的部位发现了一个金属小球,经化验,球内含有高纯度的蓖麻毒素,那把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雨伞,竟是杀人于无形的利器。
将蓖麻毒素射入人体内的雨伞,是苏联克格勃研制的杀人武器,因此当时很多人把怀疑的目光投向克格勃。若干年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保加利亚解密当年政府档案,有人继续追寻这个事件的真相,在档案中搜剔,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当年下令刺杀马尔科夫的,原来是时任保加利亚内政部副部长的斯托扬萨沃夫,执行人是一名叫朱利奥的丹麦籍意大利人。但克格勃也不算被冤枉,杀人武器正是他们提供的。
死后,马尔科夫的回忆录出版,里面有这样一段情节:他的一位朋友因为质问插队买面包的政府官员而被捕,一位民兵在讯问时问他的朋友,他的敌人是谁,他的朋友回答,他不认为自己有敌人,民兵声色俱厉地说:“如果你没有敌人,你肯定不属于我们的青年,你不可能是我们的公民!……如果你确实不知道如何憎恨,我们会让你学会!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让你学会!”
是的,你不能没有敌人。很不幸,马尔科夫也有自己凶恶的敌人,否则就不会被人暗杀。在当时的保加利亚政府看来,是马尔科夫自己主动选择了与“保加利亚人民“为敌,做西方颠覆势力的枪手。但在这又有什么重要呢,“人民”又是谁呢?是那个引导、教育、提醒大家谁是敌人的民兵吗?民兵说的才是真理:你必须有敌人!如果你觉得自己恨不起什么人,那有些人也会教会你如何仇恨,并将你推向某一方的对立面。
历朝历代,很多统治阶级都会教育自己的民众,告诉他们有危险的敌人在旁窥伺,只有紧密团结在皇帝、国王、领袖身边,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才能得以保全。你必须战战兢兢,看着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才能充分体会此刻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这些危险的敌人,有时是别有用心的佞臣贼子,有时是穷凶极恶的反贼逆党,有时是野蛮无道的蛮夷戎狄,有时是阴谋颠覆反攻倒算的阶级敌人,总之,你不能没有敌人。读丹·琼斯的《金雀花王朝》,看到英国金雀花王朝的帝王们,为了与法兰西争锋,巩固拓展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领地,经常对臣民宣称,法国人在阴谋入侵英格兰。因为国王知道,自己在英吉利海峡对岸的土地和利益和英格兰本地贵族毫无关系,他们不愿意为了一件和切身利益毫不相关的事,豁出性命,拿出大笔金钱,去海外为国王征伐。只有让他们感觉,有人会入侵英格兰,直接掠夺他们的土地,这些贵族才愿意接受国王又一次增加税赋的要求,率军随同国王去海外做战。必须为这些本地贵族树立起敌人,才能激发他们敌忾同仇之气,实现国王自家的野心。
一战中的德皇威廉,指责协约国在侵夺德意志的生存空间,作为发动战争的理由。二战前,希特勒在军事会议上宣称,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否可信无关紧要,是非无关紧要,紧要的是胜利。所以,谁是危险的敌人,很多时候要当权者来为你指认,要宣传机器来向你灌输。于是,你发现原来有这么危险的敌人一直窥伺着你,以你的单薄之力,当然无力对抗如此阴险残忍强大的敌人,只有依靠政府为你殚精竭虑,赴汤蹈火。那么,你还有什么理由指责你的皇帝、政府和国家呢?你难道不该绝对服从,并献出全部的财产乃至生命呢?
你必须有敌人,国家机器才能将你绑缚得更加牢靠,随着隆隆作响的战车奔向胜利或死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31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