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视相关新闻报道,今天是日本高考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说,日本今年的高考今天就将结束了,而这也意味着日本现行的高考制度将于今天寿终正寝,日本将从明年开始实行新的高考制度。那么,有关日本高考改革的新闻报道传递出了三点重要信息,概述如下:
1. 日本高考改革主要目标是加强大学的国际化,其直接原因是近年来日本大学的世界排名下降,国际化水平普遍下滑。
2. 日本高考的主要方向是增强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以及自主发现问题并通过语言表达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因之一是应试型学生难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发展。
3. 日本高考改革的主要方式是在语文和数学考试中增加主观题的比例,既通过考试强化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在英语考试中增加听力和口语的占比,以使学生增强英语交流能力。
以上的信息归结为一点就是日本的高考改革的着力点是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展现思维能力和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再简单点说,就是通过高考改革让学生说话、写作,让学生把他们的所学、所思、所能说出来、写出来以增强国际化交流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对日本高考改革的目标、方向和方式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借鉴,以下三点可供参考。
1. 大学教育国际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历史发展趋势,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世界的国际化进程和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当务之急是加强国际化,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鉴于此,我国的高考英语不仅不可考虑是否取消的问题,反而应该加大力度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2. 当前我国的高考仍然是应试性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多地表现为被动接收多,主动表达少,知识接受多,能力应用少,做客观题多,做主观题少。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增强,但从考试的方式看,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增加主观题,聚焦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也应该是我国高考改革的方向,不仅应该大力提倡,而且应该通过具体的学科考试内容和方式和形式的改革予以实现和强化。
3. 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特别强化关于说话和写作的语言输出的考察,要把语言表达的作用和意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来认识。语言表达即语言输出,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之上,其表现如何意味着输入是否有效和有意义。语言表达,除了个人的语言能力差异外,更多地体现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就很难证明他的思维和各方面的能力强,而且更可能的情况是,一个人的语言输出表现不好肯定会影响他的思维、思考、判断和行为能力。所以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促进的。语言表达的合理性意味着思维行为的逻辑性。一般说来,说不清道不明就说明学不清思不明,反之亦然。所以,家长们和学生们应该树立一种明确而坚定的意识,说话才能使人聪明,写作才能使人睿智,让孩子成才应该从说话开始,从写作开始。清晰流利而富余逻辑性的语言表达是思维和逻辑以及应用能力的卓越展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英语说话和写作也是语言表达的重要部分,多一种语言就多一个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多一个思考、判断和行动的方式,多一种国际化交流能力。或许,我们需要一个口号:说话!说话!说话!写作!写作!写作!
关于日本高考改革的信息已经露出端倪,加强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以及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值得我们认真予以借鉴的。虽然教育部刚刚推出的“强基计划”为我国培养服务国家重大领域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提出了战略性的规划,对于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就高考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以及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能力而言,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95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