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一个是璀璨而伟大的王朝
孔子一直挂在嘴边的“周礼”,就是来自西周的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实际上就相当于是按照宗法分度的等级制度和道德行为规范手册。
先进的分封制,完备的礼法,强大的国力,灭了商朝,解决了虞、芮,征服了犬戎、密,又灭了黎、盂、崇等强国,传奇人物“周天子”可以说是东荡西杀无可披靡。
拥有强大的青铜器和造车技术,发达的社会制度、经济、礼乐文明,如此“完美”的一个王朝竟然就倒闭了?
昏君+红颜祸水的亡国经典组合
一说西周灭亡,就不得不提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经典戏码:为了哄小姐姐开心,拿事业来开玩笑的“大傻子”行为。
图片来源自网络
但是!
使用烽火台传送紧急军情的“烽燧制度”,是在汉武帝时期为了防御匈奴而完善的,西周可压根儿没这东西。
姑且就算有,诸侯国分布很散,古时的交通条件又那么差,诸侯们看到烽火狼烟,畿内的没有个十天半个月的也到不了,更别提像吴、越、燕等这些更远的诸侯国了。
想象一下儿周幽王和褒姒在烽火台上,风吹日晒的等了一俩月。这个事儿倒是挺好笑的,可当事人估计就应该是欲哭无泪了。
图片来源自网络
等了十天半个月城墙下兵马聚集,一看没啥事儿又撤了,这…………哪儿好笑了啊!这要是好笑,那把褒姒带到现在,春运期间各大交通枢纽人山人海,一波来一波走的,这不得给她笑岔劈了。
这估计是司马迁觉得,如此灿烂的西周文明如此崩塌,太可惜了,老觉得周幽王的恶行还不够多给他加的戏吧。
图片来源自网络
周朝的衰败在周厉王时期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厉王东征西讨,搞经济改革信用了一个叫荣夷公的人,从山林鱼泽下手收取“专利税”,这山林湖泊田地,更多的不都是在贵族阶层手里,这么一搞弄得贵族们是头疼脑热的,导致都城谣言四起,都是骂历王的。
专利税:百姓无论是采药、砍柴,还是捕鱼捉虾、狩猎鸟兽,都必须纳税,甚至喝水、走路也得缴纳钱物。
图片来源自网络
可这也没让咱们历王改变想法,毕竟实打实的弄到钱了嘛,卫国公给出了个馊主意,弄了一帮人查谣言,这给的奖金可是真的丰厚,这帮人大把大把的抓人,在他们眼里“人”就是金子啊,可不得大抓特抓。
图片来源自网络
这下大家可都不敢议论国事了,甚至是走在大街上连话都不敢说了,相互见面不敢说话,“道路以目”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最后有一次历王出征,有人抓住了这个机会,大肆造谣说“历王回来后,就要杀掉被抓走的那些可怜的人!”,这下儿都城内可就炸了窝了,甭管是为了亲朋好友的,还是为了自己利益的,全乱了套了,砸了监狱,之后把历王都赶了出去。
图片来源自网络
国朝衰败,诸侯渐强
周武王灭商朝之后,为了控制疆域,巩固政权实施了一个分封制度,将领土分封给贵族和有功之臣,以便于管理疆土,而诸侯国则有义务向周朝纳贡和听从周朝命令,以及在作战时出兵随军作战。
无奈到了后期,周朝没有办法有效的限制各诸侯国,于是便出现了诸侯国慢慢强于周朝的现象,对周王朝的命令阳奉阴违,甚至是不予理会,司马迁说:“王室微,诸侯或不朝”。连朝见都不来了啊!
图片来源自网络
周夷王时期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还专门干了一件事儿。
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建立周朝被封为“齐侯”,也就是齐国啦,他的第九代重孙的后代齐哀公,两年没来上贡。周夷王下令把齐哀公“请”来,当着诸侯的面,弄了个大锅,活活把齐哀公给煮了来了一出杀鸡儆猴,然并卵,诸侯们并没有太过在意。
图片来源自网络
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矛盾
周宣王继位后,同样也继承了他老子周厉王的宏图大愿,雄心万丈自执政之年起,他东征西讨,大小战争无数,直到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战役“千亩之战”,这次对姜戎发动的战争最终的结果是大败亏兮,连周朝最精锐的部队“南国之师”都全军覆没,这也是西周对外发动的最后一次战争了。
图片来源自网络
作为一个立志恢复周王朝荣耀的男人,怎么能就此打住,区区挫折算得了什么,虽然打了败仗,但王者之心不曾被熄灭,这就宣布:继续干!
眼见着连年大旱、国库空虚、兵源枯竭,以仲山甫、申伯、召虎、尹吉甫为核心的朝堂精英们,坚决反对再打仗,就连他的发妻姜后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也拦不住他要打仗的决心。
宣王眼见朝中大臣也都指挥不动了,自己组建特别工作小组亲自带队“太原料民”!
图片来源自网络
继而就有了 “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箙,几亡周国。” 等一系列的谣言大战
逐渐演变成了西周的灭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34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