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之际,越南河内市发布了一个指令,要求河内市的居民单位(相当于中国的居委会)的规模控制在450户左右,并且说明越南红河大区的村庄最低户数是300户,较低的村庄需要进行合并。
越南河内市本次调整其实是两个方面,河内市的居民单元是针对城镇居民的,相当于中国的居委会;而关于红河大区的村庄情况,则是针对农村居民的,相当于中国的行政村。
从越南本次的乡镇撤并、村庄合并来看,越南正在力求让乡、村两个级别的行政区划规模更接近中国,对于村级来说,其实就是用行政村替换了自然村——这正是中国二十年来大力推行的举措。
下面地图表示了越南的红河大区的位置。
红河大区包括了2个直辖市、8个省,人口超过了2000万。本大区正是全越南人口最稠密的大区,首都河内市也位于这个红河大区。
下面地图表示了越南红河大区的乡级行政区划,红色线范围内的就是红河大区。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红色线范围内的红河大区各个级别行政区划的面积,明显要小于北方其他地方(东北、西北两个大区),这也是因为红河大区以平原为主,而北方其他省份则是山区和丘陵。
下面照片就是越南红河大区的样子。
在21世纪的10年代、20年代相交之际,越南发布了相关行政区划调整的方案,基本上是:省级不调、县级小调、乡级大调。越南村庄、居民单元相当于中国的居委会、村委会,在中越两国,这都不是村居都不是正式的行政区划。
下面照片就是越南红河大区的村庄。
根据越南方面对于村庄表面的描述:红河地区,村庄规模不应小于300户。这里面其实隐含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
- 如果按照几十年前中越两国的情况,行政村==自然村,这其实并没有村庄规模的问题,自然村是多大就是多大;
- 如果按照目前中国行政村的组织模式,多个自然村组成行政村,这才能”行政村户数下限“的问题。
越南方面的思路,显然是中国近期的思路,行政村要替代自然村:村庄的户数是国家“规划出来的”,而不是自然形成的。
越南近期的村庄合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这里面其实说明了越南行政区划基层的组织方式有变:行政村替代自然村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大规模的乡镇合并。经过合并之后,越南乡、村的规模将与中国更加接近。
下面地图就是越南红河大区所在,这是一片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区。
越南村庄的合并可能就是先从红河平原开始,因为平原地区的人口密集、交通比较方便,自然村合并成行政村之后,交流的成本比较低。而山区自然村的合并则比较难,本身自然村的规模也比较小。
下面地图表示了越南各处的人口密度,红河地区(红河平原)正是越南北方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越南本轮的行政区划调整包括乡镇撤并、村庄合并,首先是要从首都河内市所在的红河大区开始,这正是越南八个大区当中人口最密集、面积也最小的一个,也是最容易实施的一个。
根据目前的情况,在未来越南的基层行政区划当中,将用行政村替换自然村,这也就意味着过小的自然村将要被撤并,这种模式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很成熟的实施,越南属于“跟进状态"。
经过基层的行政区划调整之后,越南力求让村庄(行政村)的规模接近中国,随后可能要进行的就是乡镇行政区划的撤并,让正式的乡镇行政区划的规模也接近中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8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