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你是80后吗,是否怀念八十年代的生活?八十年代,穷,并快乐着

你是80后吗,是否怀念八十年代的生活?八十年代,穷,并快乐着

打开衣柜,看到满满的衣服,是不是觉得,没有一件,是自己真心喜欢的?面对满桌的饭菜,有时竟毫无食欲?住在高楼,是否有种笼中鸟的感觉?出入坐车,又总觉得,自己已不会走路了?

现在的衣食住行,比起八十年代,不知强了多少倍,但我们却觉得,没有一点的幸福感。不由得想起八十年代的日子,那时候,衣不蔽体,食不裏腹,住在漏雨的烂瓦房,大冬天也没有鞋穿,但人们的脸上却流露幸福而又满足的笑容。

01 衣

八十年代的人,只要你是农民,特别是兄弟多的,在穿衣问题上,一定是大哥接手父亲的,然后再传到下面的兄弟。只要不是破烂不堪,一直都是舍不得扔的。破了就补,真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那时候,什么都要票,凭票购买,肉票,粮票,布票。没有票,你有钱也买不到,但对于农民来说,唯一想解决的,就是温饱,对于穿衣并没有太多讲究。

也没法讲究,因为根本没新衣服穿。我排行最少,父亲不合身的衣服,就给大哥,然后传给三哥,再到我。二姐是女孩子,她只能穿母亲的。我记得七岁读书时,才穿起了人生第一件新衣服。

02 食

八十年代,虽然已经分田到户了,但因为产量低,再加上交完公粮后,剩下留给自己吃的,已经不多。一家六口人,四个孩子,全部都是长身体的时候,那一点稻谷根本不够吃。因此,父母种了一些蕃薯,木薯,还有黄豆这些五谷杂粮。

那时候,一天只有到晚上那一餐,才是白米饭,早上煮一大铁镬稀饭,再煮一些蕃薯,或者蒸一些木薯(木薯是挖回来后,切片晒干的。这样方便储存)。

至于菜,只有青菜,有时候是豆腐。而我最喜欢的,就是豆腐了。早上七点,把黄豆浸泡好,等到黄豆涨大,用手一按,就可以按烂,便可以拿去磨了。几乎每一条村子,都会有一盘石磨,磨豆腐的人特多,每次都要排队。

每次有豆腐吃时,我就非常积极去煮饭,因为可以加多点米。一家六口,煮三斤半的米,再加上三斤黄豆做出的豆腐,一家人吃得满是幸福感!

而肉食,除了重大的节日,平时根本不可能见到,但作为农民,亦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不用花钱,就能吃到肉的。

每当开春耙田的时候,父亲腰里就别着一个小竹萝。把泥土耙开了,蛄蝼就会到处跑,最后自然全被收进小竹萝了。这就是晚上的肉食了。

还有照黄蟮!那时候,我们用铁线编成一个碗状,然后在山上找一些,带有松脂的干柴,把它弄成小段,放在上面点燃,(就像现在的小孩玩灯笼似的,只不过手柄要长些,垂到地面的长度长些)在我们老家,这个俗称黄蟮灯。

一到晚上,田野里到处都是黄蟮灯,两个人配合,一起照黄蟮。有了黄蟮灯,还要有黄蟮夹。黄蟮夹,是由四块竹片做成,长约四十五厘米,宽约两厘米,下面两块弄成锯齿状,两块并排绑好,上面两块亦并排绑好。之后交叉固定,就像一把大剪刀一样。

黄蟮喜欢晚上出来,只要一照到它,就迅速用黄蟮夹,从它腰部夹住。几乎每晚都有三五斤的收获。在农村,八十年代,吃得最多的就是黄蟮了。

03 住

一家六口,住在六十平方的砖瓦房。四间房,我和父母睡一间,大哥三哥睡一间,另两间,一间做了杂物房,一间做了粮仓。二姐只能到邻居家里借宿。

每到下雨天,屋内到处漏雨,所有的木桶,锅碗瓢盆,全拿来接雨水。记得下大暴雨时,屋内的雨水几乎淹没脚跟。我们兄弟几个用碟子,把屋内的雨水,从狗洞泼出去。(在农村,几乎每一家都有一个狗洞的,方便狗狗可以回到屋内)虽然被雨水淹着,但却非常开心,根本没忧愁。

04 行

八十年代,出行都是靠一双脚,有能力的家庭,有一辆二十八寸的自行车,已相当幸福了。

而小孩子,上学时,很多都是光着脚的。那时候,冬天经常结霜,屋顶,收割后的稻田里,到处是白茫茫的。霜冻,令很多小孩的脚,手,以及脸,全都是红通通的。

那时候,解放鞋,是每一孩子的挚爱,但买得起的,却很少,有的只能买解放凉鞋。

八十年代,物质匮乏,但那时候,因为没有攀比,人们过得非常幸福开心。而现在,我们物质丰富了,欲望大了,攀比之心有了,总找不到那种幸福感。

生命不熄,追求不止,欲望不断,是我们的进步,还是我们的悲哀?其实,人的欲望,真的不要太多,否则只是自寻烦恼!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7467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