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美军2020年1月3日斩首行动及其后续影响(上)

美军2020年1月3日斩首行动及其后续影响(上)

目 录

精准打击

反美斗士

美国考量

伊朗选项

新的将领

波斯湾愁

俄罗斯观

欧盟站队

能否吃瓜

精准打击

美国军方在伊拉克时间1月3日破晓前对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附近对两辆运动型多功能车发动袭击。伊朗国家电视台1月3日上午的新闻节目中称:维拉亚特.法齐(Velayat Faqih)将军,卡西姆.苏莱曼尼(Qasem Soleimani)将军遭到美军直升机袭击殉难。


上图为巴格达附近的袭击点,注意爆炸区域位于弯道附近车速较慢区

根据相关报道,除此之外,黎巴嫩真主党方面也有高级成员在袭击中身亡。

武器:

美军定点清除的主要包括:地狱火系列导弹(Hellfire)、直接攻击制导火箭弹(DAGR),魔爪激光制导火箭弹(Talons)

美军武装直升机发射地狱火导弹截图

以色列2016年5月13日空袭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机场,炸死真主党最高军事指挥官穆斯塔法.巴德尔丁。当时以色列空军执行定点清除有无人机和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携带地狱火导弹,不过有外媒推测当时是F16I战机携带EXTRA制导炸弹或Delilah电视制导导弹实施的攻击行动。

本次究竟是直升机还是无人机实施了袭击,目前仍有相互矛盾的报道。据报道,事发现场附近出现的驻伊拉克美军直升机,可能是执行袭击任务,但是也可能事后去确认袭击结果。网上评论称有3-4枚火箭弹命中了两辆汽车。


袭击现场照片

尽管袭击发生在拂晓前的夜色中,在相对安静的空旷地带,美军的武装直升机的旋翼声响在5-10公里发起的攻击并不会目标区域观察到。

反美斗士

袭击的主要目标,刚刚抵达伊拉克的“中东谍王”苏莱曼尼。关于这名伊朗将军的信息在世界政治和军事领域都颇具知名度。官方的称谓是伊朗特种部队"圣城旅"的缔造者、最高领袖高级军事顾问和政策顾问。充当着哈梅内伊在中东代言人,也被部分观察家视为伊朗潜在的接班人。


美军方在袭击后的声明称:苏莱曼尼将军和他的圣城军要为数百名美国和联军士兵的死亡和数千人的受伤负责。可见美军对其必除之而后快。


在相关的历史记录中也多次提起他在叙利亚冲突中的表现。比如2016年2月,苏曼莱尼将军策划在阿勒颇市南部的战斗,他当时经常视察阿勒颇南部前线的叙政府军和什叶派准军事武装。2017年9月初,苏曼玛尼将军与叙政府军猛虎部队指挥官苏赫勒.哈桑(Suheil Al-Hassan)少将从霍姆斯省东部向代尔祖尔省进军直抵边境城镇阿布卡迈勒。(资料图,苏莱曼尼将军在代尔祖尔省2017年)


叙利亚战场上的苏莱曼尼将军

美国考量

美国政界:

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美国国旗的照片,继续炫耀自己所谓的“反恐”政绩,展示对伊朗强硬立场。

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也在自己的推特上写道,美国政府实施这一行动,是为了应对来自伊朗及其在伊拉克代理人的多次威胁。

美国军方:

五角大楼此前声明称,苏曼莱尼指挥了针对美驻巴格达使馆袭击,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造成轻微破坏。并宣布增派数千名军人前往中东。

五角大楼美国时间1月2日(北京时间1月3日)就巴格达机场附近的袭击发表声明说:“苏莱马尼将军正在积极制定袭击美国驻伊拉克和整个地区的外交官和军人的计划。苏莱曼尼将军和他的圣城军要为数百名美国和联军士兵的死亡和数千人的受伤负责。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他策划了对驻伊联军基地的袭击——包括12月27日的袭击——最终导致了更多美国和伊拉克人员的伤亡。索莱马尼将军还批准了本星期对美国驻巴格达大使馆的袭击。这次袭击的目的是阻止伊朗未来的袭击计划。


美军最近的备战情况:

1、伊拉克时间12月31日,美军陆战队增援部队乘数架“鱼鹰”旋翼机抵达巴格达大使馆。


2、美国时间12月31日(北京时间1月1日),第82空降师即反应部队(IRF)的一个步兵营部署到美国中央司令部作战区,以应对最近在伊拉克发生的事件。大约750名士兵将立即部署到该地区,增援部队准备在未来几天内部署。


伊朗选项

1月2日,伊斯兰革命卫队指挥官侯赛因•萨拉米准将在西南部城市阿瓦兹表态:“我们不害怕任何战争,我们告诉美国要正确地与伊朗对话。我们有能力多次击溃他们,我们并不担心。伊朗陆军参谋长穆萨维少将当天也公开表示,伊朗军队已经准备好对抗“敌人。如果有人犯了最轻微的错误,将果断做出反应。

昨日誓言犹在,今日袍泽遇难,作为中东大国,伊朗人复仇心切,如箭上弦刀出鞘。但对于强大美军来说,复仇的方式,目标显然要精心考虑的。

地面报复: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以苏莱曼尼在伊朗的角色,美军在中东能与之对应的也仅有美军中东司令部核心人物,其次该司令部所属各军种指挥官或者美在中东国家如伊拉克境内的高阶武官。

对于伊朗人来说实施美军高级军官的斩首行动困难重重。但考虑到伊朗人及其支持者分布在北非至波斯湾各国,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复制 2014年“班加西事件”吸引力颇大,放手一搏未尝不可。在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控制区首府埃尔比勒城之前发生杀死土耳其外交官的袭击行为。而美军在库尔德控制区也有较为完整的外交团队和军事团队,当地安全形势相对稳定。少量的什叶派渗透者或者雇佣的库尔德人可以实施类似的袭击。更为重要的是,该地区距离伊朗边境较近。



空中打击:无人机打击美在中东的利益痛点。美国在中东的企业、军事设施众多,防御能力不尽相,所谓百密一疏。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演进,伊朗人完全有能力实施对固定的点目标实施精准打击,而且这种方式也恰好回应了美军实施的无人机袭击。

优点在于避免造成本方人员伤亡,但是正如伊朗可以干扰美军无人机信号。面对军事设施,重要目标如驻巴格达大使馆,美军电子战的素养可以大概率的抵消伊朗重型无人机长途奔袭。

海上袭击:另一种选择可能是简单地扣押商船并将船员扣为人质。伊朗的支持者还可能发动袭击,或在整个中东地区乃至更遥远的地方发动一波绑架行动。数天前,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在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遭到袭击后短暂扣留了两名法国记者,他们可能认为这两名记者是美国人。

非对称的替代方案,如网络攻击,煽动叙利亚境内的什叶派武装对美军实施袭击。在这方面的尝试可能性较小。

从复仇的影响力和效率而言前两种方式可能更容易获得伊朗方面的青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0761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