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政府学院前院长、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影响力,不仅依靠国家的经济、军事、自然资源等硬实力,还尤其来自于一个国家以其政治价值、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核心内容的软实力。而美国从20世纪初成为一支世界力量以来,正是依靠其政治现代化的成功,不断地获得并拥有越来越大的软实力——世界影响力。
约瑟夫·奈在其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实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写道:“不管我们做什么,美国的大众文化都具有全球影响。好莱坞、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的影响无所不在。美国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宣传自由、个人主义和变革。笼统地说,美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有助于增强我们的软实力,即我们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
自由女神像
他在2000年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中又说:“美国软实力的一个源泉是其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美国被认为是自由、人权和民主的灯塔,而其他国家则纷纷效仿;软实力的另一个源泉是文化输出、电影、电视节目、艺术和学术著作,以及互联网上的材料;软实力也通过国际组织,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北约或美洲人权委员会等发挥作用,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多元化的、与美国利益相一致的选择,这些国际组织巩固了美国的软实力。”
从约瑟夫·奈的这些论述中,可见美国政治现代化所创造出的政治价值、政治制度,具有何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依靠这种吸引力和影响力,美国实际上还获得了一种塑造国际规则的能力。当美国需要寻求国际合作时,即能够创造一种秩序,运用适当的机制就可以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从而没有必要再使用代价高昂的“胡萝卜加大棒”。
联合国大厦
对于这一点,担任过德国副总理和外交部长的约施卡·费舍尔曾讲过这样一段话:“联合国、北约、世界货币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国际法和国际刑法,甚至今天自由和一体的欧洲,都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至高无上的成就。它们记载了美国的强权被用来推动世界秩序的历史时刻,虽然同时也是美国有效和可持续地获取其自身利益的时刻。”应该说,费舍尔的这段话是对美国所曾拥有的世界影响力的一个恰当说明。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文化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式力量,向世界各国辐射。在非洲的喀麦隆,有模仿美国音乐的歌手,随处可以看到好莱坞的大片宣传画。在北京的地铁,有人手里拿着好莱坞的电影光盘叫卖。还有风行全球的可口可乐、麦当劳、迪斯尼乐园、好莱坞、CNN、NBA。
好莱坞环球影城
这些情形表明,美国文化已成为不折不扣的“强势文化”,对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进行着单方面的输出。世界许多地方的一些人口较少的地方性语言、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方式,正在被对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效仿和跟进之风所吞噬。即便是一些人口众多、文化传统深厚的国家,如印度、法国,也感到了美国文化铺天盖地而来的压力。
总之,从美国的政治成果对美国社会的凝聚功能、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保障功能、对联邦宪政危机的化解功能、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功能来看,美国政治现代化在美国成功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47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