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初的文章《2019不寻常的家禽市场剖析》中,作者对中国市场重点畜牧产品的相关性进行过分析,结论是非洲猪瘟发生后生猪价格与鸡蛋、白羽肉鸡、白羽肉鸭的价格是中高度正相关关系。此篇文章继续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各产品的周期性问题
目前各行业内均有“周期”这一说法,有的是基于价格波动,有的是基于盈利变化。比如生猪价格一般是3-5年一个周期,蛋鸡行业一般是3年一个周期,盈利基本是挣一年、平一年、亏一年。但最近几年受疫情、政策等因素影响,各行业内的周期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据卓创监测的2013-2019年数据来看(如图1),今年3月以后生猪、白羽肉鸡、鸡蛋的价格走势趋于一致。
价格比
在此以同一价格条件进行对比,鸡蛋价格是指出场价,白羽肉鸡是指棚前价,生猪价格是指出栏价,均是指养殖场的出售价。从图2中可以看出,白羽肉鸡与鸡蛋的价格比值变化较为平缓,多集中在0.5-1.0之间。而生猪价格/鸡蛋价格及生猪价格/白羽肉鸡价格变化幅度较明显,比如2015-2017年及2019年,比值高达4.0甚至接近5.0,其他年份的比值多在1.5-2.0。
用数学方法找到各组价格比值的最大频率
此处仍然使用2013-2019年近7年的数据,用直方图的方法找到各组价格比值的最大频率。从图3中可以看出,生猪价格/鸡蛋价格的最大频率出现在1.19-2.31范围内,频率高达66.63%。3.99-4.55占的频率最低,仅有1.16%。当然这个频率分布直方图属于陡壁型,并不符合常规状态下的正态分布,这也是由两个行业所处的周期不同所决定的。
用相同的方法得到生猪价格/白羽肉鸡价格及白羽肉鸡价格/鸡蛋价格的比值最大频率。前者的最大频率对应的比值是1.19-2.40,频率高达77.22%;后者的最大频率对应的比值是0.84-1.23,频率高达75.84%。换句话说,也就是生猪价格高于白羽肉鸡价格1.19-2.40倍的概率是比较大的,而白羽肉鸡价格高于鸡蛋价格0.84-1.23倍是大概率事件。而生猪价格高于鸡蛋、白羽肉鸡价格在4倍甚至以上的概率仅在1.00%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认为生猪价格偏高的数据支撑。
终端市场价格反映消费者接受能力
下面以猪肉价格为例,来研究终端消费者的接受能力。图5中的白条肉出厂价是卓创监测的,猪肉批发价则是农业部通过国内近500个集市采集的,分别用来反映生产端和消费端的价格变化。正常情况下,批发价要明显高于出厂价,因为各批发商要有一定盈利。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0月份猪肉价格快速上涨的过程中,终端市场的接受能力有限,导致批发价与出厂价的差值出现负值。11-12月份,两者的差价达到近几年的最高值14.25元/公斤。
此处还是运用直方图的方法,发现猪肉批发价高于出厂价的最大频率出现在7.92-10.23元/公斤,频率高达45.30%,其次是5.60-7.92元/公斤,频率为30.94%。据卓创监测的重点屠宰企业开工率来看,截至12月20日,2019年生猪屠宰行业平均开工率为30.15%,同比降低11.79个百分点,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终端市场猪肉需求量的减少。
2020年中国畜牧业市场变化的因素
前文分析了国内各畜牧业产品价格变化的内在联系,对于2020年市场,仍然有一些变化因素需要业者重点。第一,生猪产能的恢复情况,生猪价格处于高位振荡之势,“主角光环”仍在;第二,肉鸡、蛋鸡、肉鸭的产能增加情况,一定程度上或拖累价格上涨;第三,国家政策变化,主要表现在生猪调运政策、养殖扶持政策、进口(含冻肉放储)政策及猪瘟疫苗研究进度等。
来源: 卓创资讯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5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