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脱欧,一拖再拖的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北爱尔兰的边境线问题。这条线是如何将英国一步步拖入困局的呢?
约翰逊努力破局:不设硬边界,但要废除“保障条款”
综合中新网、北京新京报网、环球网报道,此前,英国前首相特雷莎·梅与欧盟达成一份500页的脱欧协议草案。关于脱欧进程中最具争议的英国北爱地区和欧盟成员国爱尔兰的边界问题,草案包含了“备份安排”,主要内容是避免在北爱地区与爱尔兰之间设置“硬边界”,即避免设置实体海关和边防检查设施。但由于“备份安排”没有设定明确的截止日期,且英方无法单方面退出,英国议会等各界担心这将使北爱地区长期受制于欧盟贸易规则,在现实中被“留在了”欧盟。同时,一些议员担心,目前协议中涉及北爱尔兰边界的部分内容存在漏洞,有可能将北爱尔兰地区单独留在欧盟,从而导致英国分裂。
此份协议草案也被英国议会3次否决,同时提前结束了特雷莎·梅的首相路。
图为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图片来源:新华社资料图片)
履新一周的英国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25日表示,他会和欧盟重谈梅政府的脱欧协议草案,废除“令人无法接受的”条款。若欧盟不同意重谈协议,英国将无协议脱欧。
据法新社30日报道,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上任以来首次跟爱尔兰总理瓦拉德卡通话表示,在英国“脱欧”后,两国之间不会设立“硬边界”。唐宁街10号发言人当日也表示:“但在任何情况下,政府都将坚定不移地履行对《贝尔法斯特协议》的承诺,绝不会在边界上进行实体检查或设置基础设施。”
欧盟:协议已达成,不再重谈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25日在与鲍里斯的电话沟通中表示,欧盟27国决心坚持此前与梅政府达成的协议,其中就包括确保脱欧无碍于爱尔兰贸易的条款。
容克强调,目前的脱欧协议是最好的、也是最可能达成的协议,符合欧洲理事会的指导方针。欧盟愿意在条款中“增加措辞”,但只会考虑与脱欧协议内容相符的其他提议。
此前,欧盟曾清楚地阐述了自己的立场:英国不可能“摘桃子”——英国不可能一边保留对自己有利的(比如欧洲共同市场成员的身份),一边却剔除自己不喜欢的(如欧盟公民享有在任何欧盟国家工作生活的自由和权利)。
爱尔兰边境线为何是“硬骨头”?
为什么英国、爱尔兰与欧盟各方宁愿看着脱欧谈判陷入僵局,也不愿让北爱尔兰地区和爱尔兰之间再度设立硬边界?
综合上海界面新闻网、观察者网报道,爱尔兰岛在1921年之后就分属两个国家,这一现象背后的历史原因要追溯到17世纪。位于岛屿南部的是爱尔兰共和国,该国大多数公民信奉天主教,而且该国现在是欧盟内部的一个主权国家。岛屿北部较小的是北爱尔兰,居民大多数信奉基督教新教,该地区是英国的一部分。
在1923年至1968年期间,爱尔兰边界的紧张局势恶化,最终引爆民主主义冲突。在1968年其后大约三十年的时间里,北爱尔兰爆发了一系列多方流血事件,这被外界统称为北爱尔兰问题(The Troubles)。北爱尔兰地区在经历长达30年(该地区内部爱尔兰人与不列颠人之间)的内战之后终于在1998年迎来了和平。
图为英国北爱尔兰第二大城市德里拍摄的城墙。(图片来源:谷歌地图截图)
1998年,爱尔兰岛终于迎来《贝尔法斯特协议》(即《北爱和平协议》)。爱尔兰承认北爱尔兰地区为英国的一部分,只有在北爱和爱尔兰大多数人赞同的情况下才能改变北爱目前的政治地位。
一直以来,由于英国北爱尔兰地区和爱尔兰共和国之间的国境线是欧盟内部的一条国境线,因此边界两边畅通无阻,人员可以自由流动、自由工作,甚至两边的手机在对方那里都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套餐。
可是,这一切如今正受到英国脱欧的威胁。无论英国、爱尔兰共和国还是欧盟都认为,应该不计代价避免在爱尔兰和英国北爱地区之间出现一条硬边界,因为硬边界的出现很可能使该地区重燃战火。
(编辑:李璟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3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