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关于吃肉这件大事

关于吃肉这件大事

是不是经常听到有人说:

“多吃点鱼,吃鱼会变聪明”

“不要吃鸡头,鸡头里面都是毒,比砒霜还毒!”

“还是不要吃鸡脖子了吧,里面都是淋巴,对身体不好。”

.......

说到吃肉这件事,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出来,弄得我们吃的时候总是顾虑很多。

首先我们就先来聊一聊这些关于肉的“民间传说”的真假。

包括:

1、猪肝重金属多?

2、猪脑胆固醇高?

3、猪大肠油多而且脏?

4、鸡脖有淋巴?

5、十年鸡头赛砒霜?

6、鱼头补脑?

7、鱼眼补眼?


1、关于肉的一些“传言”


01

猪肝重金属多?

真的,但不一定超标!

猪肝是猪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和毒物中转站,进入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都是在肝脏中经过代谢、转化、解毒并排出体外。

调查发现,猪肝等动物肝脏中的重金属残留量通常都较高,确实不适合多吃。

但是,“比较高”并不意味着一定超标。通常来说,市面上的猪肝都是检查过的,正规购买的猪肝一般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02

猪脑胆固醇高?

的确,但适量吃没事!

猪脑中的胆固醇含量的确比较高,每百克猪脑中的胆固醇含量高达2571毫克/100克,一个蛋黄中胆固醇也只有200毫克左右。

不过,注意适量,比如每月2~3次、每次一两左右,是没问题的。


03

猪大肠油多而且脏?

脂肪含量不算高!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猪大肠的脂肪含量只有18.7%,猪后肘肉的脂肪含量是28%,后臀是30.8%。

很多人认为大肠很脏,由于需要排泄食物残渣,可能存在寄生虫、致病菌,但只要经过彻底清洗,吃的时候加热熟透,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04

鸡脖有淋巴?

会处理掉!

鸡脖上的确有淋巴结,但是,在超市购买的肉食鸡,基本上已经在出售之前就把淋巴结去掉了,所以爱吃鸡脖的朋友完全可以放心来吃。


05

十年鸡头赛砒霜?

1


夸张了!

鸡通过头部的嘴吃食物,但食物还是要到胃肠才能吸收进入血液。

即使吃进去的食物中有毒素,也是通过肝脏肾脏的给你内脏进行处理,在头部的积累其实并不是特别多。


06

鱼头补脑?

并不会!

“吃鱼脑补脑”的理论没有科学原理,完全不能深信。

鱼头可以吃,但需要挑选着食用,像含有重金属汞比较高的鲨鱼、旗鱼、金枪鱼以及剑鱼来说,鱼头要尽量避免食用。


07

鱼眼补眼?

行不通!

鱼眼当中的确含有一定量的EPA、DHA等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但是它们的含量并没有很多,也不是很突出,想要起到明目和健脑的作用实则“难于登天”。

而且,鱼眼的口感也不好,还不如直接吃鱼肉来得实在。


2、胖人不该吃肉吗?

还有一个误解就是:

ta那么胖,肯定是吃肉吃的!

很多人把肥胖归因于爱吃肉,说“最近长胖了,不敢再吃肉了”。

其实胖人只要好好选择与控制量,吃肉也可以很健康。

1、多吃禽类和鱼虾

禽肉和鱼虾脂肪含量较低,利于控制热量。

建议胖人增加禽肉和鱼虾摄入,适当降低畜肉比例。

然后就是,吃鸡、鸭肉时最好将皮去掉。皮肤脂肪含量高达50%,可谓一口皮半口油。


2、控制吃肉频率

胖人每周最好吃3顿鱼或虾,每次可以只吃100g左右。

或者每天都有一顿吃鱼虾,比如每天早餐40~50克鱼或虾,午餐可以再吃40~50克畜肉或禽肉,畜肉和禽肉可以隔天换着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对鱼、禽、蛋和瘦肉的摄入要适量。

每周应吃鱼280克~525克,畜禽肉280克~525克,蛋类280克~350克,平均每天摄入总量在120克~200克之间。


3、荤素搭配要合理

除了按照推荐量吃肉外,每餐搭配150~200g蔬菜,再根据自身饭量搭配200~250g谷类、50~75g薯类。

蔬菜、全谷类食物和薯类的膳食纤维可降低脂肪吸收,有利健康。


3、专家建议


最后的最后,重点来了。


专家建议:

-体力劳动者可适当吃红肉,脑力劳动者则要多吃白肉;

-男性对红肉需求大,女性可多吃白肉;

-老人身体机能退化,多吃红肉易致心血管疾病和认知障碍,应以吃白肉为好;

-孩子处于发育期,两种肉都要吃;

-患有肥胖、三高等慢性病的人,最好少吃肉,以豆制品代之。


今天,你吃肉了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7644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