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尔法、不平则鸣
据海外网6月26日消息称,就在欧盟和俄罗斯相互延长经济制裁后没几天,欧洲委员会议会大会已经通过了恢复俄罗斯成员国地位的决议。
就在俄罗斯重回欧洲“大家庭”第二天,法国总理菲利浦在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时解释说,这些措施并非永久性的,可能会迅速解除,双方一致认为是时候开始恢复关系了。
欧盟国家接二连三发出的重要信号预示着,俄罗斯即将打开欧洲这扇紧闭了5年之久的大门,美俄欧之间即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一个大变局时代即将来临,出现的却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在这场多边的激烈博弈中,普京再一次笑到了最后。
(一)
自2014年起,美国和欧盟以乌克兰冲突和“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事件为由,开启了对俄罗斯“史上最严制裁”。这一杀手锏刚刚祭出时,的确威力惊人,俄罗斯国内物价飞涨,卢布大幅贬值,外汇迅速告急,经济瞬间蒸发接近40%。
在东方神秘力量的帮助和支持下,俄罗斯利用资源和军工产品换来了源源不断的输血,北极熊不仅没有出现西方期望出现的崩溃情况,反而很快就重新站了起来。 2018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速超过2%。今年上半年,俄罗斯的整体经济状况已经超过制裁前的水平。
俄罗斯经济结构和西方很不一样。简单地说,俄罗斯更多的创收途径主要靠卖资源,比如油气。反正西家不买还有东家买,只要能找到能替代的市场就行,几乎不存在因为制裁而被卡脖子。
相比之下,欧洲的处境就要难受很多。欧洲工业发达,离不开能源支撑,俄罗斯作为欧洲石油和天然气最丰富国家,一直都是西方的主要资源来源。没办法,天然的地理优势在那,运输距离近,接根管子就行,价格便宜又公道。不从俄罗斯进口油气,就得花大价钱去中东,北非,甚至美国等地买。
制裁说白了就是一个互捅的游戏,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刀,看谁先顶不住。5年过去了,俄罗斯已经原地满血复活,但是跟在美国屁股后面起哄的这群国家却还在流血,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对俄政策,反对对俄制裁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截至目前为止,匈牙利、希腊、保加利亚、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先后表示,欧盟应该重新考虑对俄罗斯的立场,在政治和经济上实现和俄罗斯关系的正常化。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最近也呼吁欧盟寻找与俄罗斯合作的途径,称“这次与俄罗斯的战斗必须结束。”
更有意思的是,德法意三国完全不顾美国的感受,与俄罗斯的贸易额不仅从未减少,反而水涨船高,尤其是德国,2018年对俄罗斯的投资超过32亿欧元,创下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记录。三国领导人与普京交往甚密,经常能看到他们谈笑风生的画面,氛围和既视感明显要好于和特朗普会面时。
即便是在这次延长对俄制裁前夕,包括欧洲“三驾马车”在内的德意法多国却站在了俄罗斯这一边,坚决反对扩大措施。最后,欧盟仅仅是将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延长至2020年1月底。如果不出意外,这估计会是欧盟最后一次延长对俄制裁。
(二)
乌克兰问题,本身是美国挑唆导致的结果,欧盟一开始还想着能和美国合伙,借机收拾一下俄罗斯,顺便再像当年肢解前苏联那样分点汤喝,结果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特朗普,这场大围猎一夜间就变了味。群演们折腾了一圈,发现连盒饭都没有,反而被导演给讹了。生意人完全就是一国际版“周扒皮”,他巴不得连欧洲的这些“长工”们都能一锅端了,用来给“美国优先”祭旗。
特朗普是二战以来首位把欧盟视为眼中钉的美国总统,在各种场合对欧洲盟友猛烈“开炮”,甚至公开把欧盟说成是一个比中俄还要坏的对手,称“欧盟的创立就是为了伤害美国”。关税、退群和国防开支等一系列关乎盟友切身利益的问题,欧盟被特朗普政府整得十分不爽,以至于欧盟主席容克曾无奈地说道:“有了美国这样的盟友,还需要什么敌人。”
无论是G7峰会,还是前不久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完全就是“太上皇”般的存在,无论是特朗普本人,还是彭斯、蓬佩奥等白宫幕僚,一到欧洲必定颐指气使:要求欧洲盟国赶紧退出伊核协议,要求德国不要与俄罗斯合作“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要求欧盟不要用中国5G产品……美国对欧洲盟国一系列的发号施令,让欧洲国家几乎抓狂。
就在几天前的北约峰会开幕式上,美国再次对俄罗斯和欧盟多国共同投资“北溪2号”项目发出警告,称其在能源上是“俄罗斯人的俘虏”。随后,美国国务院就盯上西欧投资俄罗斯能源出口管道的欧洲公司,威胁要用制裁“大棒”阻止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
凌乱的策略、粗鄙的语言,揍得欧洲国家伤横累累,也把美欧之间的节奏越带越歪,小伙伴们从一开始失落迷茫,慢慢变成了伤心绝望,最后终于不得不发出“愤怒的吼声”。
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已提出设立共同防务预算,建立 “欧洲军”;随后,法国和德国就推动建立欧洲军事总部、设立欧盟安全委员会;5月18日,默克尔在参加欧洲议会时公开表示,旧的战后秩序已不再适用,欧洲必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重新定位自己,共同应对中俄美国这三大全球竞争对手带来的挑战,并特意把来自美国的挑战放在中俄之前。
“美国队长”与“欧洲小迷弟”之间的矛盾已经越发无法调和,欧洲现在明摆着是想组建欧洲版“复仇者联盟”,来与美国分庭抗礼。有了美国这一共同挑战,欧洲和俄罗斯靠拢是必然的。如果特朗普的这一套玩法不作出改变,而白宫依然牢牢被生意人霸占,未来美俄之间甚至可能出现某种程度的和解。
(三)
乌克兰问题原本就是西方围殴俄罗斯的一个极佳借口,结果被特朗普变成了美欧之间、欧洲之间的一块楔子。如今美俄欧之间就是一个三角恋的态势,美国一方面不愿意看到欧洲对俄罗斯展开热烈追求,一方面自己又在不断往俄罗斯脸上贴。这样一来,反而加剧了美欧盟友之间的裂缝,无形之中又把欧洲向俄罗斯怀里猛推了一把。
近期以来,美俄这两个重量级国际玩家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克里姆林宫的底气越来越粗,而白宫反倒显得有些“低三下四”。上个月,特朗普刚刚摘下通俄的帽子,第一时间就与普京通了电话,蓬佩奥更是奉旨放了欧洲领导人的鸽子,转头跑到俄罗斯开启破冰之旅。
俄美双方甚至已经开始积极筹备“双普会”,而美方已明确表态,不再将俄释放扣押的乌克兰海员视为两国元首会晤的先决条件,这相当于主动解除了乌克兰问题与美俄元首会晤的“绑定”。
欧洲这边也不傻,追求俄罗斯的步子迈得比美国人还大。“刻赤海峡事件”发生后,欧盟甚至连针对俄罗斯的"象征性"制裁都没能顺利推出,欧洲内部以英国、部分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挺乌派”和以德法意在内的“挺俄派”为此炒成了一锅粥。
目前,欧盟国家的主流意见就是尽快从乌克兰泥潭中抽身,尽快修复与俄罗斯的关系,最好能比美国还要快。施罗德等一批政坛老将甚至还公开表示,克里米亚很久以前就是俄罗斯的领土,并入俄罗斯是完全合法的,不但呼吁欧洲取消针对俄罗斯的制裁,还转过头要求乌克兰履行明斯克协议。
6月26日,欧洲议会大会投票开始之前,乌、俄两国代表团纷纷发话,逼迫欧洲各国的议会代表做出“二者必取其一”的选择。欧洲议会在历经4个小时的争吵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俄罗斯。乌克兰愤怒到了极点,强烈反对恢复俄方表决权,称“所有俄罗斯人都是混蛋”,欧美对俄制裁已经“裂开第一道口子”。
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乌克兰问题原本是大国博弈的一颗棋子,乌克兰却自以为奇货可居,直接和昔日斯拉夫兄弟彻底闹翻,成了水火不容的死对头。从波罗申科到泽连斯基,乌克兰两届总统都立志背靠欧盟和以美为首的北约,与“入侵者”俄罗斯展开殊死较量,夺回被侵占的克里米亚和顿巴斯。
结果想得到的什么也没得到,不该失去的却永远失去了,恐怕过不了多久,西方对乌克兰的口头支持也会消失。“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这就是棋子真实而又可悲的下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