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首批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获批 打破刚兑属性化解流动性风险

首批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获批 打破刚兑属性化解流动性风险

时隔两年,货币基金再添“新成员”。近日,汇添富、鹏华、嘉实、华安、中银、华宝等基金公司旗下的6只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获批,这意味着又一类公募创新产品即将上市。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5日,共有47家公募基金公司申报了57只货基产品,其中市值法货基申报数量为9只,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申报数量为28只。市值法货币基金是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更名前的名称,合计两类基金上报数量37只。

6只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正式获批

首批6只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为汇添富汇鑫浮动净值型货币市场基金、鹏华浮动净值型发起式货币市场基金、华宝浮动净值型发起式货币市场基金、中银瑞福浮动净值型发起式货币市场基金、嘉实融享浮动净值型发起式货币市场基金、华安现金润利浮动净值型发起式货币市场基金。目前这批新基金的具体发行时间暂未确定。

据了解,根据会计核算方式的不同,货币基金可以分为固定净值和浮动净值两种类型。固定净值型允许货币基金使用摊余成本法(和取整法)保持面值稳定,浮动净值型则要求货币基金份额的定价、申购、赎回均以基金资产的市场价值(或管理人确定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净值会产生波动。

目前,能够使用摊余成本法的基金包括现有货币基金、满足特定条件的部分短期理财基金和定开式债基,此外,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也使用摊余成本法计量。总体来看,现有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和部分短期理财基金的发展逐渐受到监管的限制。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逐步扩大,货币基金监管趋严,资管新规实施后,对资管产品实施净值化转型,打破刚性兑付已经是大势所趋,传统的以摊余成本法保持1元面值稳定的货基,暗含了刚性兑付和类保本机制,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实际上,自去年开始,业内关于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曾开展过多次讨论。今年4月份,监管层下发浮动净值型货币市场基金内部审核文件,提出试点相关要求,一是面向金融机构及100万元门槛,仅面向机构客户发售且认/申购金额100万元以上,可以采取发起式基金模式;二是名字必须是“浮动净值型”等字样;三是基金发行单位面值为1元需份额折算;四是流动性管理要求,基金管理人应当加强浮动净值型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者集中度和组合资产流动性管理;五是建立专门风控管控机制。

净值化有助于防范流动性风险

货币市场基金在近14万亿元的公募基金市场中占据着巨大的体量。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31日,全市场公募基金规模达到13.73万亿元,其中货币市场基金7.67万亿元,占比高达55.86%。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提出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2017年以来,监管层对货币基金的监管也在加强。自2017年实施《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对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形成制约后,货基监管趋严使得摊余成本法货基获批暂缓。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传统摊余成本法的新货基成立申请均未获批。

业内人士表示,纵观2018年,货币基金发展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货币基金新发行停滞,规模冲高回落、增速明显放缓;二是收益率加速下行,使货币基金拉长久期、增加杠杆率,并不断增持债券资产特别是同业存单。

即便监管趋严,2018年货币基金的增长还是出人意料。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货基整体规模不降反升,仍然是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绝对主力。截至2019年5月,货基整体规模较2018年年末增长478.80亿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货币基金规模快速增长,个人投资者不断增持,流动性风险逐步积聚,因此对货币基金的监管与改造更加迫在眉睫。发行净值型货币基金能降低流动性风险,对于投资人,在特定市场环境中,净值型货币基金的收益表现将优于传统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投资人有一定的投资需求。

货基收益率下行带来发展空间

今年以来,由于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市场整体流动性保持充足,银行间流动性也相对宽松,因此货币基金收益率整体下行。而作为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天弘余额宝收益也持续缩水,其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从2013年的最高点6.7%下降至7月11日的2.26%。

货币基金收益率的下行或将带动投资者关注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业内人士表示,从货币市场基金未来的发展趋势看,考虑到货基收益率下滑以及估值方式带来的净值波动,短期内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限。但从长期来看,监管趋严使得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的发展空间被大幅压缩,新产品受批停滞,目前重点在存量产品的维持,而过渡期后监管层对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发展定位的进一步明确仍有待观察。传统货基发展受限也将使净值型货基迎来发展机会。

有分析人士表示,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对基金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对风险较为敏感,且投资者均为机构,这要求基金管理者加强对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交易对手风险等各类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此外,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的推出也将改变市场竞争格局。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满足特定条件的定开式债基等货币基金的替代品均使用摊余成本法计量,在流动性和收益率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优势。对于货币基金而言,如何与其他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是重中之重。对于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来说,应重点加强流动性管理水平,注意控制期限错配敞口并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流动性缺口。而对于风险相对敏感的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而言,其管理重点在于信用风险、交易对手风险、道德风险等方面的防范和控制。

本文源自金融时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792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