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宝宝一哭就慌乱,学会分辨宝宝哭声的含义后就得心应手了

宝宝一哭就慌乱,学会分辨宝宝哭声的含义后就得心应手了

出生第二天刚刚洗完澡的“小九”

“小九”从医院回家后,妈妈的奶水还是迟迟没有下来,直到现在也还不够“小九”吃饱肚子。每当“小九”哭闹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看看“小九”是不是又尿湿了尿布,如果没有就马上拿起奶瓶给宝宝冲泡奶粉。可多数情况下宝宝吃几口奶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搞得“奶瓶爸爸”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才知道,其实宝宝的每次哭闹声音都是有所不同的,新手宝爸宝妈很难分辨其中的区别。所以,“奶瓶爸爸”开始的时候总是把“小九”的哭当成尿床和饥饿来处理。

小九:我哭是因为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奶瓶爸爸”需要细心分辨

对于新生儿来说,哭是他用来对外界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他会通过不同的哭声和强烈程度来表达不同的需求。很多时候只是爸爸妈妈无法分辨,我们就出于自身的理解,误认为宝宝是饿了或者尿床了。如果,你不认真学习仔细分辨,那么这个尴尬的阶段,需要一直持续到宝宝可以用言语表达需求才算结束。

“奶瓶爸爸”为了缓解这个尴尬,自己通过书籍及一些育儿课程结合“小九”的表现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希望能够给更多的新手宝爸宝妈带来帮助。

①爸爸“小九”这次是真的饿了,赶快给我准备奶粉吧!

据美国儿科学会介绍,宝宝在饥饿时会发出相对较短而且急促的哭声,音调比较低沉,声音时高时低,这也是新生儿发出最多的哭声。如果,你已经是宝宝的爸爸或者妈妈,相信你在医院产科的住院部里每天都会听到大量的类似的哭声。如果,在宝宝发出此类哭声一段时间内,你没有满足他的需求时。宝宝开始变的烦躁和愤怒,此时宝宝的哭声开始变的响亮,变成类似嚎哭的状态。

如果,你的宝宝现在正好发出了较短而急促,并且音调较低的哭声请马上把宝宝抱起来进行哺乳,这样就会马上缓解宝宝的哭声。切记千万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哭泣,长时间的哭泣宝宝会吸入大量的空气,很容易造成吐奶、呛奶以及胃胀气的问题,从而影响宝宝的健康。

如果,你家宝妈和“小九”妈妈一样奶水无法满足宝宝,那么在宝宝用哭声表达出饥饿时。首先要将宝宝抱起进行母乳哺乳打断宝宝的哭声。然后,迅速的拿起已经消毒好的奶瓶和恒温的白开水给冲奶。然后将冲好的奶降温到37-40之间,摇出几滴奶滴在手腕内侧,确认不烫后方可给宝宝饮用。如果新手宝爸宝妈没有经验,可以购买一些奶温贴的辅助设备贴在奶瓶上帮助自己确认奶水的温度。

②“小九”很生气,“奶瓶爸爸”快来抱起我,否则我发脾气了

除了饥饿时宝宝会哭闹,她生气时也会哭闹,而且相对于饥饿来说会更加的激烈,这一点在稍大一点的儿童身上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我们可以借助对大龄儿童的哭因分析,来验证新生宝宝的哭因,以此来掌握相关规律。

针对宝宝生气时的哭泣,我们要尽量找到宝宝生气的原因,给予相关的回应。比如:宝宝因为饿了哭泣,但没有得到满足时,可能就会变成生气的哭泣。如果,不加以分析。我们可能会忽略了宝宝是因为饥饿而引起的生气,无法对症下药。当然很多时候,宝宝会无故的生气,我们是无法找到其原因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把宝宝抱起来作出回应,给予他足够的关怀缓解宝宝哭泣。但是切记不可以抱起新生儿进行晃动,因为新生儿的大脑承受不了晃动,很容易造成轻微脑震荡。3个月以内的新生儿也不可以竖抱,这样对宝宝的腰椎会造成伤害,最好的方式就是平抱。

③“奶瓶爸爸”我不太舒服,你快来看看我哪里不舒服

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宝宝突然大哭,声音非常尖锐而且突然,一般会伴有一声尖叫,没有经验的爸爸妈妈会手慌脚乱。其实这是宝宝身体不舒服或者什么原因造成了疼痛。此时我们首先,要关注宝宝是不是大小便了,冰凉潮湿会造成宝宝身体的不舒适。如果没有大小便,就要查找是否有什么外力导致宝宝身体疼痛。是不是鼻子里有鼻涕堵住不舒适,还是新生儿角膜炎造成眼屎过多糊住了宝宝眼睛等等。也可进一步查看宝宝是否发烧,尽早排除宝宝身体不适的原因。

④讨厌,“小九”又不认识你不要抱我!没看我都哭了吗?

很多时候,当有外人在尝试抱宝宝的时候,会引起宝宝哭闹。这时宝宝的哭声和饥饿时哭声极为相似,哭声短促而低沉,这是宝宝拒绝某一行为的表达。遭遇这种情况的时候,一般的爸爸妈妈都可以分别出来。把宝宝归还到爸爸妈妈手里即可制止哭泣。

总结:

毕竟宝宝哭声的区别相当细微,新手宝爸宝妈很难快速的分辨出宝宝的哭声。这还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细心的分辨宝宝的需求和哭声的联系。当我们能够从宝宝的哭声中,分辨出宝宝的需求时。就可以根据宝宝需求的急缓,来按序满足宝宝的需求。

很多宝妈担心,宝宝一哭就抱起来会不会造成依懒性,宠坏了以后不好带。其实这是不必要担心的,对于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新生儿,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宝宝需求的快速回应,也是初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有的责任。既然小宝宝把他的需求授权给我们,我们就没有理由拒绝!

记录“小九”的生活点滴,分享故事中的育儿道理!关注“奶瓶爸爸和小九”从故事中学习育儿知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8766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