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雅虎在11月18日与Line召开记者会、签订基本协议书,表示两者将以对等方式展开整并,预计今年12月签订最终协议书。
经营入口网站的日本雅虎,与实时通讯软件的Line,两者都享有高知名度与市占率,合并后营收将达到约110亿美元,超过目前日本最大电商的乐天(Rakuten)。而Line与日本雅虎合计,可形成超过1亿用户的生态圈,成为美国、中国的网络平台之外的最大平台。在行动支付方面,日本雅虎的PayPay与Line的LinePay,合计近5,700万用户,远超过日本其他竞争对手。
为了与海外巨大电商与IT企业抗衡,日本雅虎与Line联手后,每年将以AI为主,投资中长期技术研发,预计达10亿美元规模。
而在日本方面,经营日本雅虎的Z控股(Z Holdings),是电信业者软银(SoftBank)的子公司,而软银又是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SBG)的子公司。软银集团由会长孙正义主导,掌握了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SVF)。虽然孙正义并未直接参与孙公司Z控股所经营的日本雅虎,但他仍是实际上的决策者。在11月18日合作发表会上,Line的社长出泽刚也强调,对于Line与日本雅虎的整并,孙正义100%赞成。
不过,软银集团11月6日才刚发表最新财报,由于投资WeWork失利等因素,旗下基金的投资损益,4~9月出现了约50亿美圆赤字。而软银集团季度(7~9月)纯益,则破了纪录,出现超过65亿美元的亏损。消息一出,不免让人怀疑孙正义的投资判断。
但不久之后日本雅虎、Line宣布整并,网络业界的日韩联盟隐然浮现,可与他国大型电商一较高下。软银集团孙正义的投资动向,再次成为议论焦点。
一路购并与投资的软银集团
软银集团前身软件银行,于1981年由孙正义在东京创立,原本从事电信业,1996年与雅虎(Yahoo! Inc.)合资成立日本雅虎,其后购并日本电信等公司。接着投资阿里巴巴,并于2005年成为董事。2006年购并英国电信公司沃达丰(Vodafone)日本分公司、2013年购并美国电信公司Sprint、2016年购并硅智财(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最大公司安谋(ARM)、2017年与沙特阿拉伯主权基金合作,成立愿景基金。
由于购并、出资持续不断,于2015年调整组织,将软银正式改名为软银集团(SBG),旗下拥有日本、美国等地的电信事业,以及愿景基金等投资基金。位于日本的电信事业:软银电信,改以软银之名继续营业,并以日本史上最大IPO之姿于2018年上市。
软银集团旗下愿景基金的规模,现已累积至1,000亿美元左右,原本预计分5年投资,但2年后已投资超过80家企业,进度超前,所以宣布筹备第二号愿景基金(SVF-2),据称规模将比第一号愿景基金更高,达1,080亿美元规模。
愿景基金著名的投资项目,包括NVIDIA、Uber、通用汽车自动驾驶事业Cruise、滴滴出行、字节跳动(ByteDance)、Grab、WeWork、Slack Technologies、OYO Hotels & Homes等。
愿景基金到今年6月底,基金出资者的收益率45%,比全球创资平均收益约10%高出不少。因此第二号愿景基金的设立,看来似乎不成问题,软银集团本身也将出资380亿美元,其中部分来自于第一号愿景基金的收益。
投资事业表现不佳 季度赤字首度超越65亿美元
孙正义投资的成功案例,最知名的是2000年以2,000万美元投资阿里巴巴。软银集团虽然从2016年起陆续抛出阿里巴巴的股份套现,但目前仍持有阿里巴巴超过1,000亿美元的股份。软银集团持有的其他企业股份总金额约2,500亿美元,阿里巴巴就占了近一半。
软银集团主导的愿景基金,投资项目遍布交通、办公室分享、住宿、医疗等领域,有时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孙正义对此曾多次公开说明。
1994年底的全球十大市值企业,与2019年6月中的全球十大比较,可发现1994年时,十大企业中只有一家网络相关业者—IBM;到2019年,却增加为七家。如果能尽早投资网络领域各分支项目的第一名,现在就能享有极高倍率的报酬。
孙正义认为,AI就等同于当年的网络,将会把所有的产业重新定义,所以现在必须找出AI的各领域的第一名来投资。投资项目看似分散,但他以AI的角度串起不同的企业,并把愿景基金的投资额度,在2年内用掉了大半。
然而,Uber与WeWork等的失利,却让人警惕软银集团的投资方式是否风险过高。
愿景基金投资的新创中,最近有7家IPO上市,其中,共乘服务Uber、商务聊天软件Slack Technologies等5家,上市后跌破发行价,例如Uber下跌约20~30%,Slack也下跌30%左右。只有生医领域的10x Genomics,和基因分析的Guardant health,IPO后股价高于发行价。
而经营办公室分享服务WeWork的新创We Company,原本的估值节节升高,至2019年1月,已达到470亿美元,但现在则大幅滑落。原因在于获利模式,以及创办人表决权过高的公司治理,都逐渐遭到怀疑。
甚至于WeWork到底算不算AI服务,竟也成了疑问。如果以办公室出租的业务来看,而不是以AI新创来看,估值就大不相同。
美国办公室出租服务商Regus,与WeWork服务内容相似,但Regus已有获利,而WeWork仍是亏损状态。不过WeWork的估值,却是已上市的Regus的10倍以上,这已引发业界人士的疑虑。
因此,经营WeWork的We Company,原本预定今年9月上市,现已宣布延后到今年底。创办人Adam Neumann,于9月下旬辞去执行长职务,此后保留董事长职位,但不参与经营。软银集团也出手整顿,于10月23日宣布金援WeWork,以追加持股与融资等方式,投入最高95亿美元。
但在11月6日的财报会上,孙正义虽承认投资事业表现不佳,导致季度纯益赤字超过65亿美元,但仍坚持公司大致正常。因为以资产负债表来看,虽然支援WeWork使负债膨胀到500亿美元,但软银集团仍持有许多其他企业的股份,含阿里巴巴集团在内,价值约2,500亿美元,孙正义据此强调,资金能力不是问题。这也让他仍大胆推动日本雅虎与Line的整并。
日韩联盟AI网络平台的理想与现实
日本雅虎与Line整合后,将提高以AI为主的研发费,达每年近10亿美元规模。这很符合孙正义一直以来强调AI的立场。
不过,根据跨国会计师事务所PwC,亚马逊(Amazon)的2018年度研发经费,高达226亿美元,Google母公司Alphabet,也有162亿美元。即使日本雅虎与Line整并,研发费相比之下仍很有限。
但日本雅虎与Line的整并,仍有一拼的价值。
孙正义主导的软银集团,虽投资了多家AI新创,但他曾公开抱怨日本是AI落后国,因此也就没有投资日本的AI。如今透过整并,以日韩联盟扩大规模,投入AI研发,形成庞大的网络平台,并以支付方式为核心,建构出容纳所有消费生活的经济圈。这里面包含了孙正义对于AI的强烈企图心。
根据日经新闻(Nikkei)报导,孙正义不只一次主动提议整并,且承诺软银集团将支持整并后的平台,双方才终于达成共识。
而Line的母公司Naver之所以答应整并,也是基于用户数位资料可能逐渐被海外IT大厂掌握的危机感,因而同意孙正义的提案。
此外还有财务的因素。Line为了宣传行动支付LinePay及吸引用户,再加上研发费,导致2019年1~3月起,每季的营益持续赤字,1~9月累计营益赤字约2.5亿美元。
从现金流来看,从2018年1~3月起,每季因投资而支付的现金,远大于营业收入的现金,都产生上亿美元的赤字。对于Line的母公司Naver来说,Line虽然重要,但每年为了Line而流出5亿~6亿美元,很难长期持续下去。一旦联手后,有望获得软银集团对Line的财务支援,对于Naver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整并后的规模,与掌握的个资数都很庞大,必须经过日本、南韩、台湾、中国、泰国等的反垄断审查,尤其日韩两国正处于贸易战、中止军事合作等紧张状态,是否影响日韩两国政府审查,仍难预料。而在对等合作下,董事会中双方如何分配席次,决策是否能有效协调,尚待考验。且未来预计研发投资巨大,短期内可能压抑获利表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13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