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与稳定的最大挑战。就在C-A TRADE WAR(以下简称CAT) 爆发后,一波三折,至今没有达成协议。在这个过程中,全球证券市场也基本上是随着CAT的消息而波动,时而上涨时而急跌。C-A两边的国际关系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对全球经济影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金融市场对此是十分敏感,当然随着这种影响的传导,最终也会影响到实体经济,进而影响到就业和每个人身上。
没有人可以在大时代背景下侥幸。
如果CAT持续下去,影响肯定是深远的,并且逐渐深化影响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协作,最终产生的影响(即便未来在某个时刻能达成协议)有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这还不是简单的“蝴蝶效应”,而是有可能动摇全球产业链的根基。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学告诉我们贸易使得每个国家能够充分的发挥着自己的比较优势,分工使得产业效率提高,也最大程度的为人类创造大量的财富,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据我分析,有着更深层次的一面,二战后,全球秩序重建,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各国的产业分工发生在无时不刻的发展着深刻变化。在经历几十年全球分工的协作和发展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全球已然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各国在某些产业上形成各自的上下游,互相依存,同时也是互相制约。处于全球产业链重要环节的C-A,如果两国不合作,那么对现有全球产业生态的破坏将是毁灭性的。对于产业链相对完整的大国,也许影响会延缓一些,但是对于产业链上某个环节的“小国”将在最快的时间遭到沉重打击,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小国家更关心CAT走向的原因。
不管怎样,在C-A两国没有在贸易领域“休战”的前提下,短期的影响仍将会继续蔓延,我们只能是希望这种可能的恶劣后果能够得到及时的遏制,但目前来看显然还是存在极大的挑战。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曾说,如果美国不与中国进行贸易,中国仍然可以与世界上其他的国家进行贸易来实现崛起。理论上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毕竟目前来说美国占中国的出口量太大,短时间影响会很明显,关键是这不仅是C-A两国的事情,在全球产业链深度分工和合作的背景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真是真刀真枪的打起了CAT,一切后果将难以预测。
回想起美国总统当选后的一系列动作,减税、对中国出口产品增加关税等等,不能简单看着是其为争取中期选举的临时性举措,而应该认为是经过缜密计划,蓄谋已久的行动。美国封杀中兴,开出了7年的禁令,进一步展现他们的狼子野心,美国这次的一系列动作的核心目的就是在阻碍正在中国的进一步崛起,进而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从世界史的发展来看,老大遏制老二的发展从来都是不遗余力,不达目的不罢休。
也是在去年,美国最大社交网站Facebook发生用户数据泄露后,腾讯大股东Nasper在这个节骨眼上减持股票,接着又是愣头青川普签署对中国惩罚性的关税备忘录……这一系列可以称之为黑天鹅事件让我不禁联想全球经济逢“8”发生金融危机的魔咒。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的意思是说,未来2-3年,全球范围内至少有一家互联网巨头倒下,会是特斯拉、亚马逊,还是正在发生危机的Facebook?当然也可能是中国的阿里、腾讯或是百度。我们可以把这些没有依据的预言当着的笑话来看看,但这个世界总会出现一语成谶的现象。我们也不必过早否定这些东西,静待岁月来给我们答案,拭目以待吧。
黑天鹅事件频发的时代,让“不确定性”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题词。一个小小的负面事件可以毁掉一家创立多年的企业,一个微创新可能会颠覆花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商业模式和消费习惯(比如瑞幸咖啡的崛起),为了一国利益可以不惜破坏全球几十年形成的规则……这注定是一个多变的时代,一个充满挑战和危机的时代。然而,我们刚看到全球的风险资产都是在近期陆续达到其历史高位,美股、港股纷纷都创新高(港股在CAT后出现回撤)。我们的大A股的发展终究不能是一帆风顺的,要不是2015年的股灾,也许A股也会创出新一轮的新高,现在回头看一下,创新高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金融周期性,总像是达摩克利斯之剑,会在某个时刻掉下来提醒一下人类。人类的创造力和欲望总会在经历一段痛苦的时期之后(比如金融危机)开始复苏、蔓延和膨胀,最终又引发新危机之剑落地,如此轮回,经久不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会经历一场一场的金融危机,虽然影响范围、时间和深度会有所不同。但是似乎无法避免,这是发展周期性,还是人性?
人类创造货币,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助长了危机的爆发。QE就像是有瘾的药一样,今年以来,印度、埃及、格鲁吉亚、乌克兰、马来西亚、菲律宾、新西兰、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在2019年实施了降息,其他经济体(例如中国)会不会跟进?,只要一旦经济有衰退的迹象,全球央行就会毫不吝啬的发行货币来刺激经济。超发货币助长了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飙升,吹大房地产的价格泡沫,撑起了庞大股市。风险资产的价格一路攀升,收益率水平节节败退,虽然有点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存在定价的不合理性,但仍然相信价格会涨,就如同我们相信央行仍然会继续扩大货币供应一样。
全球的经济其实也是像气球一样,即便再大,也是有它的容量的,往里面吹的气太多,最终都会爆破的。吹的越猛,破灭的越快越激烈。当然,基于前几次气球爆破的经验,人类修复气球的能力也是越来越强,前几年的次贷危机、希腊经济危机、欧债危机等等,其实都是在小范围为全球经济的这个大气球泄气,然后再来修补,使得继续吹的时间可以更长、更持久。
中国有些古话,比如“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等,其实核心的思想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金融的周期性理论是一致的。然而在这个资产价格高企、不确定性增强、黑天鹅事件频发的年代,会不会引发新的一轮危机?
希望我的担忧是多余的,相信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以及人类有足够的智慧处理可能即将到来的危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0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