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产季节性回落。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7%,比9月回落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各季度末都会明显提升而下季度初大幅滑落,可能和统计方式有关。与前几季度初相比,10月增速降幅实际上并非十分显著。同时生产下滑也反映出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企业主动去库存的阶段尚未结束。出口交货值同比名义下降3.8%,是拖累生产的重要原因。分项来看,采矿业同比增长3.9%,增速较9月份回落4.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4.6%,回落1.0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6%,加快0.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8.3%,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2. 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但制造业投资回升。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分项来看,基建投资同比增长4.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周三国常会决定降低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旨在促进基建投资。近期促基建的政策较为密集,其效果有望逐步显现。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可以企稳回升。制造业投资增长2.6%,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符合我们此前的预判。制造业企业投资情绪受风险因素压制较大。随着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大,中美关系缓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继续回升。
3. 房地产投资回落,销售继续提升。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3%,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4月以来一路下降。1-10月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10%,增速提升1.4个百分点;施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9%,增速提升0.3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与施工面积高增长意味着房地产投资短期内仍会有较强支撑。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0.1%,年内首次转正。这与开放商“金九银十”的推盘有关,也反映出部分地区房地产政策的边际放松效应。房企到位资金累计同比增长7%,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4. 消费增速降至年内低点。10月社零名义增长7.2%,与4月份的年内低点持平;实际增长4.9%,为年内新低。汽车仍是拖累消费的最主要因素,10月份汽车零售额同比下降3.3%,降幅较9月扩大1.1个百分点。除汽车以外的社零同比增长8.3%。国际油价同比跌幅扩大,导致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同比下降4.5%,为社零另一大拖累因素。此外,服装、化妆品等产品的消费增速也有所下降,可能与“双十一”前的延迟消费有关。11月消费增速有望明显回升。
5.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11月LPR大概率调降。10月份经济数据大多回落,一方面与季初效应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济下行压力仍大。10月信贷数据亦不及预期,11月LPR调降为大概率事件。此前MLF降息已经为LPR下调打开空间,统计局最新表示,10月核心CPI只有1.5%,仍然控制在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之内,整体CPI还是处于温和上涨。这表明CPI不会成为限制货币政策的核心因素。稳增长的大方向不变,货币政策边际放宽可以期待。同时,中美关系近期缓和并大概率能够达成协议,也将对投资情绪起到提振作用。四季度经济增速预计不会较三季度更低。
证券分析师:沈新凤
执业证书编号:S0550518040001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36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