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自古至今,关于黄芪粥的两三事

自古至今,关于黄芪粥的两三事

今天咱们尚且不谈中医典籍的黄芪典方,其作为药用配伍的光荣事迹,咱就来说说它是怎么在养生领域发光发热的。

怎么简单怎么来,从事物本身出发寻找答案是我们一直所贯彻的,拿黄芪来说,它就是一味补气药,与人参相比较,两者虽均为补益脾肺要药,但人参能大补元气,黄芪补气则较为平和,属于平补。且黄芪具有药食同源的价值,也就是说可以在膳食中使用它,煮粥、煲汤、泡水喝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作为清淡之方的黄芪粥,提气作用很强,最适宜早上喝,喝完之后,一整天都会精神十足。气弱体虚的朋友,坚持每天喝黄芪粥,能够提升中气,增强免疫力,在秋冬不容易生病了。

其实黄芪粥,古已有之。在苏轼的诗中,就曾提到过他在大病初愈时喝黄芪粥的事情。那年他三十九岁,谪居密州。当时“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故用“黄耆煮粥荐春盘”。这是用黄芪粥来补养病后虚弱的身体。白居易也有一首《斋居》诗写道:“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耆数匙粥,赤箭一瓯汤”。

诗中的黄耆就是黄芪,而赤箭是指中药天麻。黄芪、天麻之类在今人看来纯为药材,而在古人看来却可列入日常食谱。从白居易到苏轼,自唐至宋,文人们的餐桌上竟少不了这一道黄芪粥,病后喝,吃素时也喝。古代儒医不分,乐天、东坡之辈想必也深谙药食同源之理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9187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