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夜经济”:让城市夜晚更繁荣 考验城市管理
城市的“夜经济”,市民的“夜生活”,城市的夜晚要想更加繁荣,还需要做好怎样的功课呢?
在成都的街边撸个串串,在长沙的巷子里来份火爆小龙虾,一个城市的活力,离不开夜经济。但是,除了美食之外,如何更好发展夜间经济,拓展夜间消费方式,拉动消费增长,也是很多城市的课题。
包括北京在内,一些城市已经提出了规划,甚至首先在政府层面,展开了改革。天津提出,要打造6个市级夜间商业示范区,促进消费多元化发展;上海仅在徐汇区,就已经确立了29个大众消费试点区域和39个文化等领域的试点点位,努力打造静、雅、柔的夜间经济。
上海市徐汇区副区长 徐汇区夜间区长 晏波:静呢我们希望是一个比较安静的享受,雅呢希望能够体现高雅的品质感,徐汇的小店我们希望能够体现一定的层次,柔呢希望节奏要慢一点。
千城一面的餐饮和购物,已经不能再作为多数城市夜间消费的主打方式,如何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丰富的夜间消费菜单,特别是具有当地品牌特色的菜单,尤为重要。
在上海,黄浦区和宝山区,就启动了从7月到9月、为时三个月的14家博物馆试点夜间开放,满足人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在曲艺之乡天津,人们在满足了舌尖上的享受的同时,也能欣赏到从商场搬进夜市的相声表演。
谦祥益负责人 史清元:在吃的同时,不能大伙儿光在那吃,另外一方面推动精神层面的,把相声更多的推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回夜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
拉动夜间经济增长,不仅仅是个市场问题,复杂、多元、不断变化的消费背后,考验的,是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
夜间出行车流量大,能否保证充足的停车位,如何解决夜间出行便捷化问题,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而这,也是提升夜间经济基础的基础,也反映了在满足大众需求,促进夜间消费方面,政府需要承担的责任。
北京市交通委客运综合协调处处长 郑红普:轨道(交通)按照5到10月的工作日的周五和休息日的周六,一二号线会延时,分别延时一小时和一个半小时。常规公交和夜班车对除了蓝色港湾和祥云小镇以外的商圈和地标的点,都实现24小时服务了,36条夜班线夜间的时间,12点以前都已经变成20分钟的间隔。
在天津奥成街区,整个街区引入5G网络,对消防、治安进行实时监督管控。
在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指导意见显得更为明确,他们已经借鉴国际经验,建立起由各区分管区长担任,专门负责统筹夜间经济发展的夜间区长制度,从而将政府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夜游新疆大巴扎 感受当地人的热情
新疆乌鲁木齐二道桥大巴扎,不仅是外地游客旅游打卡的一个热门景点,也是当地人娱乐休憩的好去处,入夏后,晚上的大巴扎甚至比白天还要热闹。
央视记者 孙继文:我现在到大巴扎步行街了。现在是北京时间晚上10点了,天还这么亮。
正因为和内地大多数城市有着两个小时的时差,这会儿刚好是乌鲁木齐大巴扎最热闹的时候。近两个月,大巴扎步行街每天接待游客近八万人次,其中晚上10点到12点之间就多达4万人次。
广东游客 贺玭:人都很热情,然后一起跳舞啊唱歌,很有感觉。
乌鲁木齐市民:人也特别多,来了以后特别高兴。
近两年修葺一新的大巴扎步行街,现在有着整齐划一又各具特色的小店。这家传统乐器店门前,老板和朋友亲自上阵演奏,围观的人也忍不住跳起来舞来。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大巴扎里新开业的水果巴扎汇聚了上百种南北疆特色水果、干果及相关产品,还设置了12个主题馆。
央视记者 孙继文:这是杏子的标本,围着火炉吃西瓜。
夜市上,每个小摊位都是通过层层筛选留下来的,独此一家。不仅如此,不够受欢迎的还会被定期淘汰。马志旗告诉我,他卖的胡辣羊蹄可是打败了22家竞争对手脱颖而出的,是大巴扎夜市的明星美食。
乌鲁木齐天山区文旅公司总经理助理 刘惋月:夜游活动,比如民族歌舞演绎,大型演唱会,当然也有我们的非遗手作专区,也会邀请游客一起来体验,去感受我们大巴扎的热情。
蔡向清 游客:没来过的人呢,对咱这儿不太了解,来过以后还想来第二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