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贵州银保监局王军:贵州省涉农贷款破万亿

贵州银保监局王军:贵州省涉农贷款破万亿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24日电(魏薇)“2016年以来,全省贫困地区贷款余额增加3255亿元,增速69.8%;贫困地区保险密度增加近一倍,达到604元/人,保险深度提高了0.4个百分点。”10月24日,第236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贵州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军如是说。



中新经纬资料图

王军介绍,贵州省银保监局采取了四方面措施助力脱贫攻坚。一是持续优化金融扶贫机制建设,争取优惠政策率先落地贵州,并持续完善政策配套。

二是加大信贷支持脱贫攻坚力度。引导银行业机构通过“特惠贷”“深扶贷”等系列定制化扶贫金融产品,加大扶贫开发信贷资金投放。深入推进银保合作,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通过保险为农户、涉农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提供增信支持。全省贫困地区贷款余额由2016年末的4662亿元增加到2019年9月末的7917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3.4个百分点;贫困户贷款余额由272亿元增加到421亿元,增速高于农户贷款增速1.6个百分点。截至9月末,涉农贷款破万亿元,达1.2万亿元,扶贫开发项目贷款余额1105亿元,扶贫小额信贷累计投放437亿元;开发银行、农发行贵州省分行累计发放中央财政贴息易地扶贫搬迁贷款455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30万人。

三是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引导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将网点和服务向基层延伸,全面构建起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金融服务网络体系。贵州银行、贵阳银行实现全省县域支行全覆盖。全省农商行56家,农信社28家,农合机构县域全覆盖。设立了村镇银行84家,除黔东南州外的其他8个市州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

四是强化保险的风险兜底能力。全省每户贫困人口至少拥有大病、农房两份政策性保险保障,农业保险实现能保尽保,实现贫困地区保险扶贫项目全覆盖。保险机构累计为3686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风险保障1.46万亿元,赔款近18亿元。

在不良贷款处置方面,王军表示,一是“严控增量+摸清存量”双管齐下,强化不良贷款处置源头治理。贵州银保监局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实信贷资产分类、加大不良贷款处置确定为年度重点工作,明确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计入不良。截至9月末,全省银行业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不良贷款比例为96.33%;关注类贷款与各项贷款的比例为4.63%,较年初和同比分别下降0.32和0.41个百分点。

二是“监管约束+监管激励”双向发力,提升不良贷款处置积极性。督促银行业机构多渠道处置不良贷款,进一步加大清收和核算力度,采取市场化转让的创新手段,全面助推不良贷款处置工作。2019年以来累计对39家法人银行机构下调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2018年以来,贵州全省累计处置不良贷款超过580亿元,是前两年处置额的1.5倍,截至9月末,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66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5个百分点。

三是“内部发力+外部借力”综合施策,拓宽不良贷款处置渠道。王军介绍,在不良贷款处置中,市场化批量处置部分,比如债权(受益权)转让、不良资产证券化以及债转股等方式处置的份额在不断上升。截至9月末,批量转让处置不良贷款的占比已经上升至25.07%。

2018年至今年6月末,辖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新增收购银行不良资产包项目23个,收购资产价值139.44亿元,较往年大幅上升。(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3785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