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年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职业院校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一环。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透露,截至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专任教师133.2万人,其中,中职专任教师83.4万人,高职专任教师49.8万人。
“双师型”教师总量为45.56万人,其中,中职26.42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1.48%;高职19.14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9.70%。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素质对我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第十二条提出,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上述背景下,《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也就是“职教师资12条”推出。
任友群介绍,“职教师资12条”提出,经过5-10年时间,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和院校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健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打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数量充足,双师结构明显改善。
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聘用考核制度,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畅通,待遇和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吸引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严格执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
“职教师资12条”适应职业教育“三教”改革、高职扩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新任务新要求,从教师培养补充、资格准入、培训发展、考核评价、待遇保障等方面,提出12条解决举措。
例如,方案提出建立一整套教师标准体系。分层分类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高校层次分明,覆盖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各类课程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评价标准体系,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此外,南都记者关注到,“职教师资12条”还对新教师准入制度和考核评价两项制度进行了改革。
在准入制度方面,方案提出,要以双师素质为导向改革新教师准入制度。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建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方式公开招聘机制。探索建立新教师为期1年的教育见习和为期3年的企业实践制度。
在教师考核评价方面,要以双师素质为核心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建立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培训评价组织多元参与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将师德师风、工匠精神和教育教学实绩作为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建立师徳考核负面清单制度,严格执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
南都见习记者 吴单 发自青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0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