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世纪以来,沙特等中东产油国一直听命于美国(石油美元),都在按照没有美元就没有石油这一原则进行交易。
石油美元一词源于曾担任美国总统卡特顾问的乔治城大学教授易卜拉欣·欧维斯,不言而喻,意指石油换美元,美元换石油的能源金融循环流通体系,更是美元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石油美元的诞生可以说是美国在与黄金分手之后,寻找的新载体,其目的是为进一步支撑美元在全球的地位,这也是BWC中文网多次强调的,该体系是以原油为参照、美元为中心,在投资和消费过程中,以美国为主导输出美元,产油国出口原油等能源商品而储蓄美元。
1974年的石油美元协议规定,以沙特为主的中东产油国以美元计价出售其石油,并将出口石油所获得的收入扣除进口开支之外,主要用来购买美债等美国资产,而美国则将向这些产油国提供经济和安全援助,该协议促成了美国和沙特等石油国家之间的经济忠诚,并确保全球原油市场上的决定符合美国的经济战略目标。
正是因为石油美元体系的存在,华盛顿也可以很容易地经济制裁任何产油国,或将这些国家排除在以美元为基础的全球金融体系之外,除此之外,石油美元体系也可以切断任何国家的国际贸易。比如,现在的伊朗和委内瑞拉就处在这种困境中。
所以,石油作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以及以美元购买石油的要求对美元产生了一些重大影响——首先,它确保各国对美元的持续需求;其次,它有助于美国经济输出通胀,最后,它允许美国可以通过狂印美元来奢侈地购买石油,然而,其他国家必须支付汇率费用才能获得美元。
换句话说,美元的核心是美债,而石油美元就是美债的根基,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一个理想的良性循环系统中,石油国家通常将他们石油出口换来的美元购买更多美元资产,但是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美国经济实力开始了持续衰退,美元价值和使用份额不断下降,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和掌控能力衰退明显,同时,包括德法等多国也发起了运回存在美国黄金的行动,恢复金本位和去美元化的声音此起彼伏,比如,数月前有美国议员提交法案恢复美元金本位制就是最好的注脚。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数据和迹象表明,中国版的原油期货正在动摇石油美元的全球市场份额,现在,除了多个发达市场不断向人民币靠近外,最新的数据也可以看出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据SWIFT最新报告称,2019年8月人民币连续成为国际支付第五大最活跃货币,其份额从1.70%跃升至2.09%,而美元使用份额则继续下降,另据IMF在10月发布的最新全球央行外储报告数据显示,目前,美元在各国的外汇份额占比已从1999年70%下降到2019年6月的约61.6%,且为连续四个季度下降,而人民币的占比却连续升至1.97%,自2016年第四季开始报告人民币在央行资产中的占比以来的最高水平,另一面,现在对一些原油交易者来说,也想要有选择新的储备货币或石油货币的需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53817.html